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民生热点 >> 正文

如何让年轻人爱上电视作品? 《三体》《河西走廊》等精品创作者畅谈心得体会

http://www.clnews.com.cn  2024-03-24 11:32:55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过去,成天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被形象地称为“沙发土豆”;现在,拿出平板电脑、手机获取资讯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年轻人的观看形式和喜好都发生了变化,视听作品创作者应该如何创新表达方式,获得更多年轻受众?

  23日,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重要主体活动——电视精品创作交流活动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河西走廊》《三体》《声生不息·宝岛季》等电视精品创作者欢聚一堂,分享心得体会,探讨如何让年轻人爱上电视作品。

如何让年轻人爱上电视作品? 《三体》《河西走廊》等精品创作者畅谈心得体会

电视精品创作者欢聚一堂,分享心得体会。记者 叶诚 摄

  深挖故事的主题价值

  近日,国外版《三体》上线,又引起一番热议。去年1月,国内版《三体》已经上映,周年纪念版于近期开播。热度之下,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轻舟团队负责人、电视剧《三体》制片人汪悍贤现身电视节,介绍了创作过程。

  “《三体》从2016年开发到2023年面世,整整走过7年时间。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停寻找《三体》的原著‘粉丝’以及不了解《三体》的大众,还有包括广大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汪悍贤说,大量调研给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也让他们最终回归到还原原著的道路上。

  此外,《三体》团队还邀请了大量科学家对原著中的科幻原理进行解释,并利用技术和视听表达手段呈现这些有门槛的科幻原理,让观众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读懂故事。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我们对故事主题价值的深挖。”汪悍贤介绍,在跟大量原著“粉丝”以及年轻人的交流过程中,他们发现大家更喜欢的其实是《三体》中蕴藏的深厚哲思以及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基于对主题价值的挖掘,他们创作出了不少生活化情节,“这些‘名场面’都非常受观众喜爱,也能给观众更好的情感共鸣。”

  赢得年轻人的平视

  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于2015年开播。近10年后,在年轻人聚集的视频网站B站上,《河西走廊》依旧有非常高的热度,拥有2984万播放量以及11万点赞量。

  在23日的活动现场,《河西走廊》制片人李东珅认为,想让年轻人爱上作品,首先应该赢得年轻人的平视,而不是仰视。

  “其实我完全没有把年轻人当成一个特殊的观众群体来对待,所以也没有对他们的特别考量。”李东珅表示,“让年轻人看得懂”是一个特别自大的观点,“其实我们都年轻过,我现在还想得起年轻时候对权威的蔑视,这是青春应该有的‘叛逆’。”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无论认知能力还是审美能力,都有可能远远高于我们。”李东珅进一步谈到:“要想赢得年轻人的平视,只有一个方法,就是竭尽所能,让这部作品变成你当下创作的天花板。”

  寻找共通的生活切面

  近年来,年轻人对凤凰传奇、伍佰等歌手的追捧,让人看到了经典歌曲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由芒果TV和湖南卫视推出的音乐文化交流系列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抓住音乐的纽带作用,以年代为线索,梳理了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音乐编年史”,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台湾流行音乐在整个华人圈都有着毋庸置疑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因此我们选择以宝岛音乐为桥梁,架构一个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中国故事。”《声生不息·宝岛季》台湾会场主编杨晚说,“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两岸一家亲’宏大叙事下的小切口。”

  那么,这些小切口是什么?杨晚说:“我们看准了每一个普通人日常的衣食住行,每一期节目的开场其实都在聚焦宝岛台湾的生活切面。”

  在拍摄过程中,《声生不息·宝岛季》团队逐渐发现,两岸的饮食文化,包括生活习惯都那么相似,而且两岸都会用城市的名字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来给道路命名,“所以我们选择把这些相似之处呈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发现,原来我们都在这样生活着”。(记者 冯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