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一曲千年的唱腔(二)

作者 简梅

http://www.clnews.com.cn  2023-02-17 17:09:13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

  三

  作为闽剧发源地之一,长乐自古就有“吴航”别称,“宏舸连舳,巨舰接舻”。郑和七下西洋,都驻泊于水深广阔的长乐太平港,并伺风开洋。当年自长乐五虎门到亚非国家的航线达二十九条,太平港至福州大桥一潮可至。由于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人员与物资调拨十分方便,长乐从明代直至民国,一直作为“福州十邑”的重要门户闻名遐迩。真可谓:海疆四通八达,曲音袅袅绕绕。在众多文化艺术中,闽剧早已成为家喻户晓且影响深远的艺术形式之一。人们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景象:街头巷尾、榕树下、广场边,简易的戏台,台上粉墨春秋、唱念做打,台下观众心醉神迷,男女老少自带板凳,早早赶来占个位置。塔山上、长山湖边,资深戏迷组建乐队,《真鸟仔》《三杯酒》《牡丹亭》《双飞燕》《反皇城》唱得有板有眼。舞台秀、文艺下乡,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也常飞跃于山野村落……听闻甚至有退休的演员,自掏腰包在社区组织“闽剧票友俱乐部”,十几年如一日,视戏如魂,编词配曲,编排折子戏,不断弘扬闽剧文化,俱乐部人员越来越多……

  闽剧,这个古老的剧种,经历了风雨洗礼,在时代高速运转的今天,依旧为长乐城乡群众所喜爱,在民间扎根,生生不息,使长乐成为名副其实的“闽剧之乡”。

  但文化的积淀绝非一朝一夕形成,漫长的光阴,有多少故事与传承的接力,默默守护这份艺术财富。明末清初,闽剧开始流行于长乐,先后成立了“旧泗梅”“新泗梅”“厚福党”“厚福发”“乘哥”“石头姆”“假刘”“草索”“七子”等颇有规模和影响的闽剧戏班,均属“儒家班”(“儒林班”前身)。清末,县城郑茂环捐纳知府后,建“儒林班”演唱自娱,同时往福州官门送演。一九一四年,下洋乡建儒林班“乐大观”,招徒四十余人,聘名师教练,培养出一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名人,如老生程德旺、青衣李奕棠等。琅尾乡也办有“高乐天”,其阵容严整,行头齐全,好剧连台,曾经红遍福州地区。白田、东渡、坑田、大溪诸村,亦建有闽剧团,多由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乡绅耆老主持,演员一般来自本乡本土,散而各自谋生,聚而同台演出,岁时节俗、迎神赛会,必是这些民间闽剧团大展身手的时候。后来经历艰苦波折的抗战时期及十年浩劫,许多艺人颠沛流离,各闽剧班社维持艰难甚至解散……但倔强的长乐人一直怀着对艺术的留恋与尊重,暗中蓄积力量。无论是古装剧、现代闽剧,传承与创新,时时在推进。改革开放给长乐闽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九八六年,全县有业余剧团二十五个,从业人员七百五十人。一九九三年七月四日至八月二日,长乐成功举办了首届民间闽剧艺术节,全省四个地市十七个区县(市)的二十七个闽剧团前来献艺献技。一个县单独举办全省性一个剧种的大规模艺术节,在全省尚属首次,引起各方关注。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会发现闽剧艺术发展有个繁盛时期,福州城及郊县涌现了以“三乐一奇”(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善传奇)为首的大批规模大、阵容强、剧目多、声誉好的闽班。一九二〇年前后,这些班社造就了一批有很高艺术成就的名角: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狄藩被誉为“四大名旦”,随后又出现了陈芝卿、黄荫雾、傅亿侬、林芝芳等一批名角,其他如武生陈春轩、关传庚、赵长顺,老生张江水,小生萧梦尘、李铭玉、林逸豹,丑角唐秀山、林赶山、林务夏,等等,都是红极一时的表演艺术家。他们代表了当时闽剧表演的最高水平,成为各个行当的标志性人物。

  而最令长乐人自豪的是,其中有这么多耀眼的本土明星支撑起闽剧发展史。

  首推的当是有“北梅南奏”之称,与梅兰芳齐名的闽剧泰斗、“文曲星”——郑奕奏。“庄谐惊喜见天真,流落人间百态新。”“可怜袅袅婷婷态,偶尔呜呜咽咽吟……分明眼底啼鹃花,月暗风凄恨未禁。”——这些都是形容郑奕奏表演的仪态风情的。他因唱腔优美柔婉,表演细腻含蓄,被列为“郑曾薛马”四大名旦之首。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一九五六年,梅兰芳题赠:“南北艺人感同深,留得芳名共到今。见晚如同亲手足,应将肝胆照知心。”

  郑奕奏,出生在原长乐县营前马头村一个贫苦家庭,艺名传康,因家境贫寒,十一岁入儒林班“善传奇”学戏。由于他年纪小、长相俊、嗓子好,受“善传奇”老板张吓渠赏识,请著名的“京鼓吹”艺人陈幼容专门教他学唱段,指定导演陈金福教他科步表演。他最先学三出小戏《樱桃记》《秋兰送饭》《中探花》,在剧中都扮演丫鬟角色。十二岁时他以《八美楼》中苏小燕登台,一套拍马动作,四句滴水曲牌,博得满堂彩,张吓渠心中欢喜,出重资延聘京昆师傅吴善宝单独给郑奕奏教戏。吴善宝文、武、昆、乱皆能,人称“状元戏子”,他将一身技艺悉心传授,影响了郑奕奏之后几十年的舞台生涯。

  闽剧谚语“百练走为先”,“台步”是表演重要的基本功。每天清晨,郑奕奏要对着一条又长又狭又高的木椅子练台步。初练慢步,继而再练碎步,一不小心就从这条椅子上摔下来,常常摔得头破血流。那时还学踩跷,夜晚要扎跷睡觉,从不习惯到习惯,经历了一段漫长时光,也练就他一身本领。他每天跟着师傅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地练功,身段、眼神、水袖……若稍有疏忽,就要被打手掌或罚跪。他开学本戏《陆章出家》《三孝友》《长恨歌》等,开始扮演花旦、青衣等行当。

  经过五年零四个月艰苦的艺徒生活,十六岁的郑奕奏期满出艺,首次领衔主演时装戏《新茶花》。当时正值闽剧改良时期,为达到情景交融的舞台艺术效果,有一段长达二十六字的中心唱段,必须手执风琴自弹自唱,这样才显得真实感人。而风琴这个洋玩意儿,郑奕奏从没摸过,就是师傅、师兄弟也都没弹奏过。他把风琴搬到宿舍里,每天晚上苦练到半夜两点,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练习,不但学会弹风琴,还学会了简谱。这出戏正式上演后,一时轰动榕城,连续满座达二三月之久,于是,民间流传开“奕奏自弹西洋琴,满台泪洒《新茶花》”的佳话。他还主演古装戏《紫玉钗》《黛玉葬花》《晴雯补裘》《杜十娘》《红娘递柬》《孟姜女》《凤阳花鼓》等,并在时装戏《孤儿血》《蔡松坡》中扮演女主角。其轻巧优美的身段、委婉动听的唱腔,加上秀丽的扮相、传神的表演,轰动整个福州城,征服了那些对福州戏不屑一顾的上层人物,在短时间内跃居名旦之首。那时的福州人打麻将都把“东南西北”改刻为“郑曾薛马”四大名旦,摸得“郑”字牌引以为荣。

  郑奕奏不仅舞台形象光彩照人,生活中也是谈吐不俗,因而戏迷中文人学子尤多,他们组成各种“扛奏团”给他捧场。首先,打出旗号的是知名诗人、南台诗社社长林屏侯与诗友们组成的“诗社扛奏团”,接着“银行邮政扛奏团”“商家扛奏团”“民众扛奏团”等不断涌现,他们尾随郑奕奏从城里戏院至郊县高台,每场必至。马尾海军界更有兰桂北将军组织的赫赫有名的“海军扛奏团”,大多数将领和文官都参加,每月活动两次。每次看戏结束,二三老将军与一些文人必步入后台与郑交谈,指点艺术上的得失。一次,郑奕奏演出《黛玉葬花》,老将军们竟聚资七百元,将戏中葬花锄加以包金,增添光彩,一时传为美谈。

  郑奕奏独步闽剧舞台一二十年,无人可比,演出的唱段往往是人人学、处处唱,流行于大街小巷,上海百代、高亭这些有名的唱片公司,竞相灌制郑奕奏的唱片,向海内外发行。不过,随着蜚声艺坛,远近城乡纷纷派人前来订戏,他成了老板的摇钱树,规定每天须连续演两场。每天从下午一点开始,一直演到六点太阳下山,匆匆吃过晚饭,七点半又锣鼓开场,直演到午夜十二点。加上经常走乡串寨、翻山涉水,劳累过度,又适逢青春变声期,所以十九岁那年倒嗓辍演。

  此间四年,郑奕奏一面随老师庄质夫、郭知朱学诗词古文,一面喊嗓、练身段。二十四岁重登舞台,声誉日隆。后二年转赛天然班,剧师严天铎为之度身打造《百蝶香柴扇》,他饰演林英姐一角,连演四年,由此登上他演艺生涯的顶峰。

  郑奕奏的唱腔细腻柔婉、字正腔圆,一腔一调都十分考究,且富于变化,从流传的事例中可窥一斑。一次,郑奕奏随戏班到福州郊区演出,《紫玉钗》一直是他的代表作,当晚他演唱《自掏岭》调“倚娘肩,耳听得画廊鹦鹉声低唱……”这段唱词时,由于一曲多腔、拖腔悠长,幽远流丽,荡人心肠,一曲尚未唱完,戏台边紧邻的菜园农妇已经缚了十三把韭菜,于是留下了“台上一曲宽板吟,台下缚韭十三把”的佳话。戏迷崇拜郑奕奏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九二四年左右,福州善传奇班与旧赛乐闽剧班,在金峰镇唱赛台戏,各自上演看家剧目,但一阵阵喝彩声后,观众一窝蜂往旧赛乐台下拥去,顿时善传奇班台下空无一人,东家与班主脸上无光。班主赶忙想起在家休养的郑奕奏,立即派人前往福州城里,每天二十块光洋高薪把他请来。当郑奕奏从台江码头坐船在长乐靠岸时,班主早已准备上等轿子请他坐上,并一路鸣放鞭炮。郑奕奏抵达金峰后,当晚第一本戏《大名府》,第二本扮演《孟姜女》,第三本演出《梅玉配》,本本打响,观众又从旧赛乐班台下拥向善传奇班。还有一次,郑奕奏回到长乐某乡演出,日戏加演《凤阳花鼓》,应邀夜戏又加演《凤阳花鼓》,出乎意料,夜戏演毕之后,乡民们还要求看《凤阳花鼓》,“一日三花鼓”由此传开……

  正是由于他对艺术的追求,深邃、不凡,所以显得从容、淡定;因为历经磨砺风霜,因此笑看世间繁华风云,一一在舞台上呈现。他清秀的容貌、轻盈的体态、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美,仿佛天生为戏而生,成为那个年代不衰的美谈。

  时至今日,每当我的目光掠过一个个星光灿然的名字,他们非凡的经历、对艺术的痴迷与所取得的成就,常令我深思:长乐这块热土,究竟有着怎样动人心魄的人文浸染,才造就这么多优秀的闽剧人才。且看——李铭玉,原名宝祥,小名奕宝弟,航城洋屿人。师从叶开发、陈春轩,先学旦角,后改生行。十一岁时入“协民社”班为艺徒,艺名铭玉,先从叶开发学文戏、武生陈春轩学武戏,后习旦角。一九三五年满师转入“三赛乐”班,向张江水学小生戏,经年,以扮相潇洒、唱腔稳重而知名。一九三九年,受“众星合作社”之聘,主演《斩蛇起义》(饰刘邦)。新中国成立后入省实验闽剧团,与名旦郭西珠联袂主演《钗头凤》,称“珠联璧合”,有“双绝”之誉。曾赴京演出观摩,名满艺林。一九五四年主演《荔枝换绛桃》获华东戏曲观摩大会演员一等奖,成为闽剧史上第一位荣获全国大奖的男演员。

  陈春轩,小名嘉宾弟,江田石门人,祖寓福州沧霞洲。九岁时入“旧赛乐”当艺徒,主攻武戏。得班主邵亨友赏识,特聘名师因材施教。他勤学苦练,融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十七岁出师时,被称“全才武生”。之后在武戏代表剧目《天霸拜山》《落马湖》《铁公鸡》等众多作品中,均能把高难度、全武行的动作发挥得淋漓尽致,继师兄关传赓之后,被称为闽剧武生泰斗。一九三四年,陈春轩主演的《八大锤》被拍成无声电影,驰名海内外。

  李小白,原名西官,艺名小白,长乐坑田人。十二岁入闽班“三赛乐”学戏,拜名家黄奇惠为师,专攻小生。其扮相俊美,举止大方,无论蹲步挥扇,还是科步、勾袖,都儒雅潇洒,严谨合度。十三岁便登台献艺演出《封神榜》《青云寺》《玉连环》等戏,初露锋芒,成为“三赛乐”新秀小生。满师后,一直当主演。他十分注重内功的锤炼、心态的刻画、感情的深掘,在质朴中见风雅,在庄重中显大方。他主张演戏要以心交人物,以情系造化,才能达到完美动人的艺术境界。他的《白扇记》获一九五四年福建省戏剧会演一等演员奖;同年,他参加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调演,在《渔船花烛》中饰演王俊,荣获二等演员奖;一九五九年,他随福建省闽剧代表队进京参加国庆十周年大典,受到周恩来、朱德、陈毅等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从此,他的名字与名旦刘小琴、武旦董小狐一起被观众并誉为“闽剧三小”而享誉榕城。

  为了了解更多闽剧乡贤艺术人才的情况,我在《吴航乡情报》多期“民国时期长乐闽剧艺人简传”栏目中,欣喜地搜罗到如下名单:

  关长庚,航城洋屿人。十岁时,因家贫被卖入“小天蟾”班为艺徒。后入儒林班“善传奇”学艺,为传字辈,与旦角郑奕奏、武生陈春轩为师兄弟。诨名“壳”,工武生,将早年福州京班的武行之长融于闽剧,其表演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时有“武生王”之誉。

  林帧藩,长乐城关人,十岁时,师从福州“新赛乐”班郑明泉习旦角。十三岁那年,他主演《金指甲》饰秦雪梅,凭着一副清亮的好嗓子闯出了名气。后来他多方吸取艺术营养,善于化用京剧梆子腔和福州评话调,创出闽剧新腔,赴新加坡等地演出,颇获盛誉。

  林春利,金峰人。“旧赛乐”班名丑,与“武生福”为师兄弟。后改习“花脸黑头”,渐露头角,以演《斩黄袍》中郑刚、《桃花扇》中马士英最知名。

  石祥藩,古槐中街人。民国间“新赛乐”班艺徒,与曾元藩同是藩字辈。原演青衣。一九三一年随班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演出,前后三年,主演《灵芝草》《燕梦兰》青衣旦成名。后转入“赛天然”班,改扮小生,在《百蝶香柴扇》中饰浦林,称“小生戏”名于时。

  陈杏芬,江田石门人。民国初年“旧赛乐”班艺徒,得班主邵亨友赏识受名家传授。工旦角,糅合彩旦、泼旦、闺门旦等表演于一体,娇而不逾,艳而不冶,俏则得体,泼则逼真,别具一格,具大家风范。擅演《吴山访友》《夜光杯》等剧目。主演时装文明戏杏花姐一角,做工演技为戏迷所乐道,时称“第一俏旦”。

  李奕棠,营前下洋人。民国初年“乐大观”班艺徒,擅演青衣旦,人称“青衣棠”。在《紫玉钗》饰霍小玉,因唱腔婉转、表演入神而闻名城乡,一时有“活霍小玉”之称。

  泗梅,潭头厚福人,佚其姓。清末民初建“儒林班”,以名字做班名,是当时极为著名的旦角。民国初年,连江琯头的天后宫理事会聘请“泗梅”班演开台戏,夜场正演《五假》。当夜,开演不久,因戏台下囤有火药,一时爆发,人多门窄,观众与演员走避不及,以致死伤二百余人,其中演员十三人遇难。泗梅刚下场,幸免于难。

  花鼓六,航城洋屿人,佚姓氏。民国初年,“庆乐然”班艺徒出身,彩旦。因在《打花鼓》一剧中演得轻盈活泼、巧笑娇啼,人称“花鼓六”。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县东汾阳王庙演出《打花鼓》时,鞠社诗人刘仲珊观后,赞赏不绝,随后连点三场,博得观众不断喝彩,时有“一台三花鼓”之传。

  黄奇惠,漳港龙峰半山村人。髫年随父居福州中选街。因家贫被卖入“三赛乐”班为艺徒,为班主邵亨友赏识,受名师教授成才,擅演泼旦戏。主演《双钉判》《杀子报》等,名噪艺坛。演《买臣妈痴梦》一剧,他全部采用江湖类曲调配曲,更为福州观众所欢迎。

  冯艳芳,玉田大溪人。民国初“善传奇”班艺徒,习彩旦,《八美楼》扮演八妹。新中国成立后转入长乐闽剧团为教师,改演老生戏。

  除此,还有叶国务、游汉宫、郑学水、陈唐贵、林形、石务世、善宝、培官、陈雀飞以及只有艺名的“武生福”等人,都是长乐乃至福州百姓乐道的著名演员。

  ……

  闽剧犹如神奇的大笔,在长乐内外挥写着生旦净末丑的传奇。令人欣喜的是,当代又产生了两位享誉剧坛的长乐籍梅花奖得主:

  陈乃春,玉田东渡村人,享有“八闽第一梅”的雅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剧代表性传承人。他于一九九三年在闽剧《丹青魂》中饰吴道子,一举摘取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实现闽剧梅花奖零的突破。陈乃春在剧中刻画了一个传神逼真、技高德重、名实相符的一代画圣形象。他主持创作并主演了《林则徐充军》《林则徐与道光帝》《孙权与张昭》《闹九江》《红裙记》《施知伯写状》《兰花赋》《黄乃裳》《赵氏孤儿》等几十本大戏,成功塑造四十多个人物形象,其中成熟稳健、正义威猛的须生老生在他的演绎下深入人心,曾获文华表演奖、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及多项福建省省级奖项。二〇一四年底,陈乃春应邀参加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二〇一五年新年戏曲晚会演出,实现闽剧参加新年戏曲晚会演出零的突破。他的父亲陈妙轩,也是著名的闽剧表演艺术家,原从艺“四赛乐”,旦生俱佳,在闽剧舞台上整整活跃了六十二年,才艺冠绝闽剧界,其高亢圆润、激越情深的“妙派”唱腔,至今在闽剧界代有传承。

  陈琼,湖南镇湖滨村人,被誉为闽剧“金嗓子”。二〇一一年凭借《王莲莲拜香》摘取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饰演的王莲莲,扮相清秀,唱腔委婉动听,将一位可爱可恨的市井女人演绎得淋漓尽致。专家们认为她的表演兼具闺门旦的骨架、花旦的肉、青衣的影子、彩旦的风采。她拜闽剧名家林瑛为师,林瑛认为:“陈琼的嗓子,四百年的闽剧就出了这么一个。”《王莲莲拜香》突出了陈琼低、中、高音跳跃游刃有余的艺术才华,其中在台上有段二十五分钟的独唱,用大段的内心独白将王莲莲的忏悔表演得感人肺腑。

  说起家乡,陈琼有着割舍不了的感情,她十分感谢家乡人民对她的支持与厚爱。忆“申梅”当天,有三十多位长乐乡亲,有的自费乘飞机,有的自驾车,赶到成都西南大剧场为她捧场;长乐的乡亲企业家,当得知演出经费不足时,及时伸出援手予以赞助。

  这灿灿时光中点点滴滴的人事,照彻熠熠光辉的舞台。有多少双热切的眼睛,有多少颗对闽剧崇仰、敬重的心,一直在陪伴着它,走过闽剧发展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