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漳港蚌”(上)
作者 刘德经 陈杰明 陈卫国
http://www.clnews.com.cn 2024-04-03 17:34:50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 大 中 小】
海蚌,学名“西施舌”。是太平洋西部沿岸特有种,属大型海产食用贝类之一,在我国沿海南、北都有分布,足部肌肉发达,味极鲜美,是难得的海产珍品,沿海民众在朔望大潮期间,常到海滩采捕。
1979年,国务院发布《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第二章第四条规定:对下列重要或名贵的水生动物和植物应当重点加以保护。其中西施舌被列入14种保护贝类中位列第5名。1962年出版的中国经济动物志记载:“福建闽江口长乐梅花穿山行以南至文武砂一带盛产这种贝类”。1958年在漳港建立我国第一个“长乐漳港海蚌试验场”,以人工分区方法饲养成品贝,每年5-8月是生产旺季,当地民众以传统的方式和“独一无二”的蚌戳技法进行人工潜捕,久负盛名的“漳港蚌”也由此而得。
查阅相关古籍,最早提到西施舌的是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梅都官》中记载:福州岭口有蛤属,号西施舌,极甘脆,其出时,天气正热,不可致远。此后,不少名人、学者、典籍对西施舌都有过不同的述描与记载。
南宋名臣、学者梁克家在《三山志》中记载:沙蛤,出长乐,壳黑而薄,中有沙焉,故名。俗呼西施舌。
明朝名人有嘉靖进士,曾任福建副使王世懋在《闽部疏》中记载:“海错出东四郡者,以西施舌为第一,砺房次之。西施舌本名车蛤,以美见谥,出长乐澳中。”
万历年代生物学家,福建盐运司同知屠本畯在《闽中海错疏》中记载:“沙蛤,土匙也,产吴航,似蛤蜊而长大,有舌白色,名西施舌,味佳。”
崇祯进士,清·福建布政使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画家有神品、能品、逸品,闽中海错西施舌当列神品,蛎房能品,江瑶柱逸品。西施舌以色胜香胜,当并昌国海棠。”
泉州官员陈懋仁在《泉南杂志》上曰:“西施舌,壳似蛤而长,外色若水蚌,壳内色如孔翠,肉白似乳,形酷肖舌,阔约二指,长及二寸,味极鲜美,无可与方。”
万历进士、博物学家谢肇淛,福建长乐人,赞:“海错中惟蛎与西施舌称最。”
隆庆进士冯时可在《雨航杂录》中记载:“西施舌一名沙蛤,大小似车螯,而肉自壳中突出,长可二寸如舌。”
明末清初戏曲家、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记载:“海错之至美,人能艳羡而不得食者,为闽之西施舌、江瑶柱二种。”
清朝名人有乾隆年代著名医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西施舌甘咸平、益精、润脏腑、止烦渴、为补阴要药。”
嘉庆进士、著名学者郝懿行在《记海错》中记载:“谓之舌者,有肉突出,宛如人舌,啖之柔脆,以是为珍。其壳圆厚淡紫色,可饰治器。即墨海中有之。”
道光举人、知县王培荀在《乡园忆旧录》中有云:“第海物莫美于西施舌。蛤蜊之类十数,以此为冠。”
光绪举人、文学家徐珂在《清穆类钞》中记载:“西施舌为闽产,以之羮,甚鲜腴。”
光绪进士陈恒庆《在谏书稀庵笔记》中说:“惟蛤蜊名西施舌者,白肉如舌,纤细可爱,吞之入口,令人骨软。”
典籍记载有明《渔书》云:“西施舌状如蚌,色青壳绿肉作银红,似女子舌,故名。味清甘有致,作汤佳味。”
明《永乐大典》广州条记载“沙螺一名西施舌,其味亚于香螺,惟番禹县沙湾村所产。”
清乾隆《诸城县志》记述:“山东海珍品,其贵而难致者曰海参、曰鳆鱼、曰西施舌、曰笔管蛏四种,为水族奇珍。”
清《本草从新》记载:“西施舌,浙温州有之,生海泥中,似车螯而扁,常吐肉寸余,类舌,故名。”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都达夫,1936年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一文中描述:福州海味,在春三、二月间,最流行最肥美的要算来自长乐的蚌肉与海滨一带多有得蛎房。《闽小记》里所说的西施舌不知是否指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长圆的蚌肉,实在是色香俱佳的神品。
著名现代散文学家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写到:我第一次吃西施舌是在青岛顺兴楼席上,一大碗清汤,浮着一层尖尖的白白的东西,初不知为何物,主人曰是乃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但觉未免唐突西施。高汤汆西施舌,盖仅取其舌状之水管部分,若郁达夫所谓“长圆的蚌肉”,显示整个的东西西施舌之软体全入釜中。现下台湾海鲜店所烹制的西施舌那是整个一块块软体上桌,较之专取舌部,其精粗之差不可以道里计。郁氏盛誉西施舌之“色香味形”,整个的西施舌则形实不雅,岂不有负其名?
1989年10月5日,我国贝类学会三位常务理事长齐聚漳港海蚌增殖站并留下了诗句:
东海之滨建蚌场,人才济济聚一堂。
为民造福留万代,子子孙孙齐颂扬。
(郭源华)
西施漂泊到长乐,奉献舌尖敬贵宾。
食在广州比不上,千金身价且难得。
(谢玉坎)
久闻海蚌香,喜从北海来。
尝味香甜晚,一生难忘怀。
(王子臣)
福建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潘心城也专门为漳港海蚌场题词:水海珍品,人间美食。
2001年,我国贝类专家蔡英亚在《神奇的海贝》中提到:西施舌是双壳纲贝壳,但是它的名字既不带“蚌”字,也没有“蛤”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种贝的壳顶具有艳丽的紫红色,犹如古代美女西施的双颊,足部的肌肉又细嫩似舌,故有西施舌的雅称,港澳一带称为“贵妃蚌”。
在众多描述或记载中,不是所有称呼“西施舌”的贝类都是指“海蚌”,因为在我国将“海蚌”正式确定学名“西施舌”是解放后的事。此前,沿海民众只是在林林总总的贝类中,形象地将斧足大如舌的海产贝类“美化”或“悲化”为“西施舌”。比如,在漳港地区民众常将学名为“血蛤”的贝类称之为“西施舌”,谓俗名。
相传,我国古代有“四大美女”之说,为什么不叫“昭君舌”“贵妃舌”“貂蝉舌”?单单称“西施舌”。是因“四大美女”之中以西施居首而得吗?史上没有文献记载,只有对西施有着一番不同寻常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火不断,位于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连年征战,谁都想将对方吞并。一次,越王勾践率兵攻打吴国,被吴国军队迎头痛击,惨遭失败。后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施美人计于吴王夫差,而乱其谋,好色的夫差被西施的美艳迷惑,丧失心智,吴国被灭。越王凯旋想接西施回宫,越后认为西施是“祸国之女”,担心西施回宫受宠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恐又祸害越国,就密令将西施裹进牛皮袋子中沉江而亡。西施悲惨地死后即化为贝类“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便吐出丁点小舌,尽诉冤情。从此,这种其足呈舌状、足肌发达、味道甘美的贝类,人们称之为西施舌。南宋著名诗人王十明在《梅溪集》有诗咏:吴王无处可招魂,惟有西施舌尚存,曾共君王醉长夜,至今犹得奉芳尊。是一首借名物发思古之幽情的七绝诗,以悲惨的故事催生出一个美丽的冠名,讲述吴王已逝,但西施的故事却流传至今,西施舌现今仍是酒席宴上的佳肴美馔。
查国外有关文献,最早将海蚌定名为“西施舌”的是丹麦生物学家斯宾格勒,他于1802年在哥本哈根自然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记载了西施舌,其中属名“蛤蜊”,种名“西施舌”。1895年,美国学者达尔在英国伦敦贝类学会出版期刊上发表论文,将西施舌从蛤蜊属改为腔蛤蜊属。
1960年,我国生物学家张玺、齐钟彦等先后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海南等采集到了海蚌的标本,依照动物分类法则,鉴定俗名“海蚌”的学名为“西施舌”。据现代的文献报道,海蚌不仅产于中国沿海,在日本和越南也均有分布,它是西太平洋沿岸的特有种。有传闻意大利威尼斯盛产海蚌,经查并无相关记载,纯属误传。
我国沿海各地对西施舌的俗名称呼也不尽相同。福建称 “海蚌”、“闽江蚌”;在山东、江苏称“蛤蜊”;在广东称“红蛋”;在台湾,称“古董马可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