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乐新闻网讯 近日,多地连发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气温超过40℃,夏季环境高温高湿,如果中暑达到最严重阶段,有可能患上热射病。#多地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四川南充1热射病患者死亡#等话题冲上热搜。
记者前往区医院,采访了重症医学科主任姜玉凤医师,权威解答关于热射病相关问题↓↓↓↓
什么是热射病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症中暑,热射病即是最为严重的重症中暑。姜玉凤介绍,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核心温度明显上升并超过40°C,出现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不同程度昏迷)、多器官功能不全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
热射病多发于哪些人群
热射病主要出现在以下两种类型的患者中。
劳力型热射病高危人群是长期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进行高强度活动的人。
非劳力型热射病高危人群是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患有基础病或慢性病的人、患脑梗塞后长期卧床的人、过度肥胖或过度消瘦的人,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的人(抗胆碱类药、抗组胺药、利尿剂、精神类药物等)。
姜玉凤告诉记者,结合往年收治的情况来分析,长乐的热射病多为劳力型,高发人群主要是纺织工人、农民和建筑工人,受工作环境影响,这些患者在送医时症状较重,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热射病有哪些危险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热射病所产生的最大的危害之一。
姜玉凤向记者介绍,若患者在送医前就出现了抽搐、惊厥等症状,往往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同时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肝脏、肾脏、胰腺等多脏器功能不全。而出现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即便抢救成功、其他各脏器功能恢复后,大概率会出现神情淡漠、沟通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者将有可能长期处于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状态。
得了热射病如何应急抢救
热射病的应急抢救,快速、有效、持续降温是关键。坚持降温第一,转运第二,边降温边转运的原则。
姜玉凤建议,首先要帮助患者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处休息,其次要快速判断患者体温,可用冰水擦拭患者全身,或冰水浴、或用冰块冰敷患者头部、腋窝及双侧腹股沟等部位,为患者进行降温直至120救护车到达现场。
热射病该如何预防
预防热射病,首先要预防中暑。
要注意多补充水分,或是含有钾、纳、氯等电解质的饮料。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菊花、金银花、薄荷、藿香等中药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其次就是要避开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环境,特别是户外作业人员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作业。
此外,日常要警惕中暑症状,若发现中暑症状要及时处理,防止症状加重演变为热射病。
进入三伏天之后,高温加潮湿双重魔力“施法”,开启“蒸烤”模式,让人闷热不已,大家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防止热射病找上门来。
(记者 吕灿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