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福”源探秘——福州之名或起于长乐这座山?

http://www.clnews.com.cn  2023-04-13 08:49:33   来源:福州日报plus、长乐区乡村振兴办  【字号

  01 福州与福山

  福州,原名“闽州”,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城西北有福山,遂改名为“福州”,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唐代李吉甫也在《元和郡县志》中记载:“(福州)因州西北有福山,故名。”

  但福山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历史上解不开的一团谜。时人着意在今福州的西北向,希望能找到福山,但竟未能寻到比较理想的答案,而关于“福山”之所在,大约有如下五种说法。

  01 在西向的闽侯县甘蔗镇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座“福山院”,早废。而且其地未见称“福山”的山。

  02 在今福州的西门外有一座“保福山”,山下有建于陈天嘉二年(561)的“隆寿保福寺”。但是保福山,山不高,不足100米,范围也很小,其规模不可能作为福州的主山,而且“保福山”又多了一个“保”字,无论如何,“保福山”很难自圆其说是“福山”。

  03 在福州茶亭有“福山境”,但其地却没有山,而且设在福州的南面,同样是“牛头对不着马嘴”。

  04 福州的北门外有一座“湖顶山”。但湖顶山在现在八一水库的西边,又叫“叶洋山”,山高601米,属晋安区新店镇的红卫村,古来无水路可通,古人也绝不会以水程来计算其距福州城远近。

  05 与湖顶山毗连的“永福山”。永福山距城20里,原称“莲花山”,山形高峻,上锐下圆,若菡萏然。《榕城考古略》说它是“郡主山也”。但不叫“福山”,同样多了一个“永”字,而且与湖顶山一样,无水路可通。

  关于福山的资料,历史上的各史各志各书少有记载。

  01 宋淳熙九年(1182)梁克家编的《三山志》才隐隐约约在“叙州”里的“开元十三年,改为福州都督府”下注明:“或曰:以董奉福山名”。

  02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福州郡守李拔主编的《福州府志》才明确地说:“福山今名董奉山,属长乐县。”

  03 今《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董凤(奉)山在福建长乐县东。产铁。”董奉山在长乐,也是无可置疑的。

  04 民国李永选编《长乐六里志》解释说:“唐开元十三年,因州西有福山,即长乐董奉山,改闽州为福州。”并在《卷一》“大事”里道:“唐开元十三年,因州西有福山,即长乐董奉山,改闽州为福州。福州之名,昉此。

  05 而在《福建通志·山经》的福州府长乐县条目中也明确记载:“福山在廉风里。”这个“廉风里”就是现今的长乐区古槐镇青山村(过去属侯官董墘村),而福山就是现在的董奉山。

“福”源探秘——福州之名或起于长乐这座山?

  董奉山,长乐第一大山,山高林密,原名“福山”,相传山上有神人,人见之必有福,而得名相传。后来福山下的董墘村出了个董奉。据说他经常在此山上采药炼丹,行医济世,不贪图钱财,唯须病愈者种杏。待杏子成熟,又供给需要之人用谷子交换,董奉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董奉为民造福、送福,亦是有福之人。人们为了纪念董奉而改其名为董奉山,认为其可见福建、福州之福,此福非天赐,而是如董奉那样治病救人、造福百姓的福。

  02 福州与“福州地”

  在长乐董奉山的东麓有一个叫“福州地”的自然村,只有几十户人家,今属古槐镇福坊村。

  现有碑刻记载,福州地又称福州里,今名“福利”。宋梁克家《三山志》说:“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建安郡为建州,州治在今福州。六年(623)析置泉州(今福州)。”相关郡县志均记载其辟“福州地”为州治(即闽州都督府)。之后闽志常称长乐为“八闽首郡”、“九邑亚都”,原因是与长乐福州地曾经被辟为州治有关。

  碑刻还记载,唐景云二年(711),泉州改称闽州,因州西北有福山即董奉山,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又改称闽州为福州,“闽州都督府”也就改为“福州都督府”。但唐开元十五年(727),“福州都督府”就离开了“福州地”,迁到现在的福州去。

  福州与“福州地”的这一段历史,阐明了长乐“福州地”是古时福州的州治“福州都督府”的所在地,更加佐证了福州之名源于“福山”,“福山”就是董奉山。

“福”源探秘——福州之名或起于长乐这座山?

  03 今之福山——莲花山

  福州都督府由长乐的“福州地”迁到今福州后,总觉得今福州也应该有一座“福山”作为郡城的风水山,于是就找到北门外的莲花山。莲花山也叫“莲花峰”,高934米,仿若一座天设地造的大屏障,既可以挡住凌厉的北风调节气候,又能够温柔保护福州的城池。

  相传,元末之时,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玉皇大帝为拯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命天狗星季康下凡称帝,改朝换代。天狗星要下凡称帝,先得到人间投胎转世认定投生地必须有莲花山的地方。天狗星领旨后,出了南天门,要去寻找莲花山。可是茫茫中华大地,莲花山不止一处,太白金星告诉他:“人间莲花山虽多,但是著名的只有两座:一在安徽凤阳,土色缟白,为白莲一百阜;一在长乐沙京,土色绀红,乃红莲一百阜。此两座山峰,天造地设,翠微灵秀,都有王者之,择一地便可成就帝业。”说着叫天狗星往东海上空观看,太白金星告诉他汉云之中的冲霄灵气,就是来自沙京莲花山。天狗星见了,好生高兴,谢过太白金星,拨开云雾,顺着冲霄灵气,一阵风驰电掣,落在沙京莲花山头。

  但见莲花山:脉连董奉,峰对海门,上连浮云,拔地倚天。五峰争奇,千岩竞秀,龙泉映辉,花木斗妍。深山绿野隐存九牛四象十八狮,重重山峦恰似莲花怒放。于是,天狗星选择了沙京投胎。

  王木尊怀海禅师是沙京人,得知天狗星要来沙京投胎,为避免百姓遭受战乱,抢先一步,用禅杖移走莲花山的一阜(所谓“阜”,就是起伏的山峦。),“骗得”天狗星以为沙京莲花山只有九十九阜,难成其帝业,改去安徽凤阳在一朱姓人家投生。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本要投生沙京,要在沙京建皇帝殿的传说。而王木尊怀海禅师用禅杖移走的一阜,不久后又一分为二从文武砂之南海面浮出,后人称之“铜炉铁墩”。

  而后,朱棣听到此传说为了表示对太祖的孝敬,又萌生了在沙京建殿的想法,为了避免浪费,传下一道圣旨,将“沙径改成沙京”。(沙径:沙京在远古时代滨海,海水直抵莲花山下,周围的沙洲绵绵不断,是南北乡的交通要道。)至此,沙京在称呼上与北京、南京平起平坐。

  这一传说彰显了沙京莲花山翠微灵秀,人文荟萃,亦是福山胜地。

“福”源探秘——福州之名或起于长乐这座山?

  福山望海平台示意图。

  志载贺世骏所述:“邑之十都有沙京,四野平畴,无附丽,突起层峦,衍为五峰,逶迤数里,灵秀之气甲吴航。故人文荟萃,大魁天下者,宋有郑文定,明有李修撰……”。

  为了沿袭而又有别于长乐的“福山”,改“莲花峰”为“永福山”,求福州之永福也。因此,莲花峰(即永福山)即是今福州的“福山”。但这“福山”不是《元和郡县志》里所说的“福山”。后闽王王审知即葬在莲花峰下,今称闽王陵。

  04 福建之福

  “福建”名字的由来是福州府(今福州市)和建州府(今建瓯市)各取首字而来。

“福”源探秘——福州之名或起于长乐这座山?

  百草园。

  福建的“福”取自福州府的“福”;福州府的“福”来源于福山(董奉山),今又有永福山(莲花山)守护;而福山(董奉山)的“福”原喻指神人之福,后源自董奉造福百姓之福。因此,溯其根本,福建的“福”源于董奉,寄托了福建“造福百姓”的宗旨,且盼望其永福之愿景。

  董奉济世救民,书写“杏林春暖”佳话,福山为其改名“董奉山”;福州原名闽州,因有福山(董奉山)而改称“福州”,“福州地”历史及碑刻均可为其佐证,今有莲花山守护,盼之永福。

“福”源探秘——福州之名或起于长乐这座山?

  董奉像。

  福山(董奉山)的来源,引出福州的来由,汇成福建的来由。究其根本,是以神医董奉一心为民造福为内核。可见青史有鉴照民心,为官理政应心向百姓,才能最终成就福建之福,乃至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