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净平整的村道
宽敞整洁的休闲广场
……
说起村里的变化,洋屿村村民郑大伯连连点赞:“村里的环境好了,生活更加舒心了。”
近年来,航城街道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积分制管理为基础,带动村民从“袖手看”到“动手干”,用好“积分制”跑出乡村治理“加速度”。
一大早
记者在洋屿村看到
村干部正分组上门向村民进行积分登记
“我家门前屋后整洁可以积5分。”
“我家院子规划了花草种植可以积10分。”
……
村民对照清单,主动申报积分
洋屿村对照《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方案》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整治村规民约,确保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工作实现有章可循、有标可依。这种良性竞争的方式,不仅激发村民主动加入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还有效帮助洋屿村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自洋屿村推行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以来
村民纷纷褥起袖子收拾自家庭院
原本堆叠着瓶瓶罐罐、废旧农具的
庭院被色彩斑斓的花花草草所取代
“我现在每天早晚给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浇水,两三个月修剪一下,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美化家园,一举两得,路过的邻居都夸好看,还因此获得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户,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洋屿村干部游锦锋表示。
记者了解到
洋屿村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按照“发现及时、解决有效”的工作原则,构建上下联动、分片管理、责任到人、齐抓共管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指导行政村划分为网格片区,每个片区由村两委干部担任网格员、党员代表担任副网格员,将网格员、副网格员和所联系村民代表姓名及联系方式制成公示牌并上墙,通过网格员和副网格员督促村民落实包干网格卫生环境,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
“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监督员,党员干部更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做表率,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洋屿村负责人表示
美丽庭院评选中
有不少党员干部榜上有名
同时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
加入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形成人人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有奖也有惩,洋屿村还建立“红黑榜”评比机制,每月定期在村公告栏张贴“红黑榜”。“红榜”宣传典型榜样,“黑榜”曝光反面案例,通过将村民的“金屋”“陋室”“家丑”等公之大众,促进村民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要我做要我改”向“我要做我要改”转变,让“村里事”变成“家家事”。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激发了村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洋屿村积极组建银发河长、企业河长、志愿者河长队伍。同时,还注重建设河长制公园,为村民提供健身步道、休闲场所。村民纷纷表示,这些公园的建设让他们感受到了村居的变化和进步,也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无论是党员责任区
还是“红黑榜”评比
洋屿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开花结果”
而这只是航城街道开展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目前,航城街道有17个行政村全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工作,覆盖率达100%。未来,航城街道将在其他各个村逐步进行推广,更好地提升乡村“颜值”,打造更加干净、美丽的农村人居环境。
(记者 陈佳雯 部分图片由洋屿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