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乐新闻网讯 12月29日,在福州市长乐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峰作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2023年,区人大做了哪些工作?2024年,又将有什么新目标?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紧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需求,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为全力打造生态创新宜居的现代长乐、国际航城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共召开常委会会议8次,主任会议21次,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37项,专题询问1项,开展满意度测评3项,作出决议决定10项,开展视察调研40项,执法检查5项。
一、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生命线,守初心,强党性,勇作为,当好党和人民事业的拥护者
坚定政治立场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人大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
●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增强政治自觉
●坚持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全年共向区委请示报告15次。
●紧扣区委总体工作部署,依法做好监督、决定、任免、代表等各项工作。
●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全年共依法任免58人次。
●坚持人事任免与工作监督有机结合,听取4个部门年度工作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
强化政治担当
●坚持区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围绕“三争三领”“千名干部进千企”行动、全域融合联动发展,常委会领导下沉一线,以实际行动保障城市更新功能片区的各项重点工作务实有效推进。
●围绕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开展“四下基层”“三问于民”活动,锚定基层急难愁盼的问题研究对策、督办落实。其中,针对代表、群众反映强烈的饮水用水难问题向区委呈报《关于松下镇“用水难”有关情况的报告》,得到了区委主要领导肯定。
二、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聚焦点,补短板,惠民生,当好长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者
紧扣高质量发展正确监督
●聚焦“十四五”规划实施,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盘活国有资产,合理安排财政收支,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把控政府债务风险。
●聚焦现代产业发展,组织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开展专项视察,听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助力项目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宜居宜业、海滨城市建设,跟踪问效城市更新专题询问成果,视察首占营前片区棚改工作,推动长乐老城区与福州新区融合发展。
●聚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听取加强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和文旅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助力守护千年古邑历史文脉。
●聚焦凝侨心、汇侨力,调研侨乡发展、民族宗教和台湾青年来航创业就业等工作,汇聚团结奋斗正能量。
紧贴民生福祉有效监督
●围绕民生实事,推动福北线公交候车亭建设、鹤上北山桥重建等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加速解决,助力保障朝阳洞拓宽工程、长限生态补水泵站等民生项目支出,推进为民办实事全链条监督落实。
●围绕交通拥堵问题,听取和审议城区交通治堵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实地问诊城乡交通堵点,想方设法保障群众顺畅出行。
●围绕山清水秀城美,推进汾阳溪两岸景观改造全面提升,督促莲柄港支港(龙门段、泮野段)于今年底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合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围绕教育卫生发展,推动解决公办小区配套幼儿园消防物业管理问题,推进全区6684名公办学校在职教师每年免费体检待遇得到落实,聚力提升我区教育效能。视察江田镇中心卫生院和文武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运行情况,努力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紧盯民主法治依法监督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深化法治宣传教育。
●持续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发挥“法律巡视”监督利剑作用。
●作出关于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决定,筑牢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屏障。
●强化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全年审查规范性文件21件。
●稳妥推进监察监督,支持监察机关依法行使监察权。
●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组织代表参加“两院”专题调研、旁听法庭庭审、检察开放日等活动,推动公正司法。
●加强人大信访工作,全年共受理群众信访68件次。
●对全区60个基层单位开展创建“福州市人民满意基层单位”中期评估工作,共召开42场测评会,收集到150余条意见建议已全部反馈各参评单位,力求通过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三、坚持守正创新,集民意,汇民智,聚民力,当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践行者
创新推出“乐在线”
●把数字化场景应用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强大支撑。
●持续探索数字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省率先推出人大智能互动大数据平台“乐在线”,全力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长乐样板”。平台经验做法先后被新华社、福建日报、福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和福州人大微信公众号刊载,获得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重点推广“代表码”
●把“乐在线”平台的“代表码”作为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载体。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面推进“乐在线”线下应用场景建设,在全区各个社情民意联系点大力推广“代表码”亮码上墙。
●自亮码以来,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10多条。其中,围绕群众反映的区人民医院公交线路问题,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动,推动增设6条抵达区人民医院的公交线路。围绕群众反映的郑和路商铺营商环境问题,与监委联动,开展营商环境专题调研,推动郑和路沿街增设150多个停车位;围绕群众提出的关于挖掘长乐建县1400年历史文化的建议,与宣传部、文联联动,推动成立长乐区楹联协会,切实发挥广聚民意、助推基层治理的作用。
深入推进“在线督”
●出台《长乐人大“乐在线”平台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暂行办法(试行)》,与“一府一委两院”实现应用贯通,致力打造全时空跟踪监督格局,实现监督事项“一盯到底”。
●围绕“长乐建县14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征集长乐城市雕塑主题和点位”“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等征集意见建议195条,积极为区委工作建言献策。
●围绕“职业教育工作”“水美长乐专题询问”等监督事项,征集意见建议118条,促进监督更加聚焦,发力更加精准。
●围绕“市政道路改造更新工程建设”“城市智慧停车场及配套工程建设”等民生项目建设情况,组织代表在线看、在线督,全流程参与民生项目征集、筛选、征求意见、监督评价。
四、坚持突出代表主体地位,强定力,提能力,聚合力,当好代表高效能履职的引导者
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依托线上载体和线下活动阵地,持续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度,参加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建议督办等各项活动1200多人次。
●积极探索“代表+法官”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努力推动代表履职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
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健全议案建议预协调机制,引导和配合代表着眼全区发展大局和群众重大关切,提出大会议案和代表建议。
●加强跟踪问效,不断提高大会议案和代表建议的办理成效。全年119件建议已全部办理并答复代表。
优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
●加强代表履职培训工作,举办能力提升培训班,分期分批组织173人次开展集中学习,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
●持续优化代表线下履职阵地,提升基层人大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和常态化运转水平。
●开展长乐团市人大代表回原选举单位和区人大代表回原选区述职活动,密切代表与选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代表履职积极性和责任感。
●积极协调解决代表履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方位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
五、坚持“四个机关”定位,适应新形势,紧扣新任务,立足新要求,当好善思善谋的担当者
突出政治引领作用
●加强常委会党组建设,全年共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中心组学习会议48次。
●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专题研讨、调研成果交流会8场次,常委会领导带头讲党课9人次,开展主题教育专项调研9项,检视整改问题5项,完成专项整治任务1项,推动解决关乎发展和民生的问题15件。
完善协同工作机制
●主动接受省市人大指导与监督,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协助开展立法调研。
●加强对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支持乡镇(街道)人大探索创新。
●加强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协调对接,共同推动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鼓浓干事创业氛围
●结合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领航现代长乐、国际航城建设行动,大力倡导“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一线工作法”,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扎实开展人大监督工作,努力做到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组织各级人大工作者积极参加省、市人大系统课题调研,全年共撰写专题调研报告20篇。
2023年交出亮眼成绩单,2024年我们这样启航。↓↓↓
新一年的主要任务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长乐开启百年新篇章的元年。
一、坚持党的领导,在坚定思想政治引领上展现“人大担当”
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和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紧紧围绕区委决策部署,统筹谋划人大各项工作,始终与区委同轴运转、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二、增强监督实效,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上贡献“人大力量”
聚焦“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围绕发展更高质、人民更幸福、城市更宜居、法治更深入,综合运用视察、调研、听取专项报告、专题询问、执法检查等监督方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优化代表服务,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上体现“人大作为”
不断完善民意表达渠道,建好用好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平台载体。持续深化运用长乐人大“乐在线”,强化互动会商,高标准打造数字化场景。畅通线上和线下两条渠道,丰富拓展代表活动形式,优化建议提出办理机制,改进代表学习培训,加强代表履职管理,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推动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化、常态化。
四、强化自身建设,在打造“四个机关”上彰显“人大风采”
突出党建引领,自觉在党的领导下担当尽责、依法履职、善作善为。突出学习教育,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突出协调联动,不断提升人大工作合力。突出作风建设,全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