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千古文章节义存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6-25 08:39:54   来源:长乐在线论坛  【字号

  在长乐这片深邃而神奇的土地上,古往今来,名人辈出,不仅有遐迩闻名的文学巨匠,也有浩气冲天的爱国英雄。今天我带大家参观的景点是杨公祠,一个让万世百姓敬重和膜拜的祠堂,一门流芳千古的宋室忠烈,正是他们用凛然的正气滚烫的热血谱写了历史光辉的一页。

  杨公祠位于长乐市玉田镇东渡村琼琪店的天马山脚下,建于元朝初,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环境清幽,香火缭绕,是纪念南宋爱国名将扬州都统使杨梦斗、杨珂、杨叔济、杨次郑叔侄四人的文章节义祠,简称“杨公祠”,又叫“大使寺”,1987年被批准为长乐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长乐有着深远意义的旅游景点之一。这祠堂既是当地村民祭祀祈拜的地方,也是青少年的教育基地。

  风起云涌的刀光剑影已经湮灭,民族英雄的故事却与天地共存。在去杨公祠的途中,还可以参观杨梦斗的旧居。杨梦斗,字“字仰”,号“山甫”,出生年月不详,殉难于1276年,是一个可以和文天祥抗衡的民族英雄。大家也许有些疑问,东渡举村姓陈,为何祠堂膜拜的是祖上迁居的异姓杨公一门了?因为他们用凛然的正气滚烫的热血谱写了历史光辉的一页,让万世百姓由衷敬仰。

  从宽敞的杨公路走进,往前走几十米,可以看到新修建的杨公故居。昔日年代久远的故居在岁月中早已飘摇风化,曾经有不少贪婪之徒想把旧居之地占为己有,兴修土木,但不是遭到火烧就是被响雷击塌,以致被传杨公英灵永不泯灭,邪恶终究难抵正义的力量。曾经很长的时间这里只是荒芜一片,直到2002年,一个叫陈云惠的村人筹资29万元休憩一新,现在的大门上镶嵌着杨公故居的石匾,上款为二千零二年吉日梁绍云谨书,下款为后学陈云惠筹资敬建。这里就是杨梦斗从小生活过的地方,当年故居前有一条通往福建省府的官道,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所以杨梦斗自小就见识广博,练就了毫不畏惧的性格。故居旁边还有一条杨厝湖,湖光山色,诗意盎然,青年时代的杨梦斗和兄长杨珂、弟弟杨叔济以及侄子杨次郑时常聚在这里苦读经书,研究兵法,良好的环境远大的抱负造就了英雄,1256年即南宋宝佑四年,他们四人在会试中一举同登文天祥进士榜,自古少见,被称为“河东四凤”。1275年德佑二年,野心勃勃的元兵在占领整个江北地区后又围攻扬州城,形势危急中官授扬州都统使的杨梦斗和杨珂,杨叔济,杨次郑率领士兵坚守要地,和文天祥陈文龙等兵马共同抗击元兵,多次击败元兵的进攻,当时的元兵惊呼“撼山易,撼四凤难”。1276年,不死心的元兵率30万大军席卷重来,平山寨上,杨梦斗准备了四具棺材,立誓“生为宋臣,死亦宋鬼”,愿与扬州共存亡。英雄赤胆忠心的豪情虽然鼓舞了人心,但兵力悬殊,寡不敌众,扬州城沦陷。杨梦斗赴义扬子江,在重兵包围中视死如归,全家人还有所有的士兵凿船自沉,壮烈殉国,悲兮壮兮!浩气充天地,节义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现在的杨公旧居占地513米,建筑面积为326米,建筑风格完全模仿宋代两层民居的样式,大厅里供奉着杨家历代祖先灵位,厅前刻画着英雄气节的对联。故居后还留着杨公用过的古井,依旧如昔的清澈,似乎和主人一样的忠贞清白。而故居后的半山腰,有杨家的祖坟,如今也修葺完整,每年的清明节,这里的村民会自发地前往祭拜,如同祭拜自己的先人一样崇敬,人间正气就这样世世代代地流传了下去。

  参观好了杨公故居,我们来到杨公祠,离故居咫尺的距离。这里有个民间传说,相传杨公一家殉国后,托梦魂归故里,村人跑到坑田江边迎接,只看见江水滔滔,顺流着一个大木桩,其它乡民众上前拉住想抱上岸却犹如千斤重,而东渡的村民一抱就轻松上路了,经过天马山脚下时木桩顺地生根,牢牢盘踞着,村人都相信这就是杨公的英魂,所以就在木桩牢固的位置修建了杨公祠来悼念杨公,缅怀杨公一家的高风亮节。

  杨公祠有四绝三奇,名祠名匾名碑名联为闽中祠宇的四绝,那三奇指什么了?何为四绝?青松掩映中,我们走进巍峨的宋杨纪念亭,精致的假山烘托着清幽的氛围,古朴的祠堂外墙上气势磅礴镌刻着“文章节义祠”,两侧分别是供奉杨家香火的灵牌和杨公事迹的介绍栏。杨公祠曾于道光年间重修,1893年即光绪十九年东渡村的咸丰丙辰进士陈萼芬再度捐资重修,保留部分明代构样,大部分是清代的建筑风格,重修时留下了撰写的碑文,他还将传家之宝乾隆年间画家郑开源四幅画“八爱”赠给杨公祠,画现在由祠管委会保管。杨公祠为三进间,抬眼看祠堂正门题写的“杨公祠”,是原国务院副总 理方毅的题词,总 理百忙之中为祠堂题词,更衬托出杨公的千古忠义。廊下我们看到几块刻满捐款人名字的石碑,想来杨公在人们心中,就是永垂不朽的英雄人物。跨进前殿,威武的门神左右守护着,上面有力的“杨公祠”三字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题词的,左右两边是明朝的长乐知县夏允彝写的“书杨都督梦斗忠烈诗”,诗中写出了杨公的忠义以及后人敬仰的情怀。殿面阔18米,进深10.8米,穿斗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大家看殿上横梁的那根柚木,看上去很是平凡,却是三奇之一。柚木是四方形,长9.5米,边长30公分,1893年在泰国购买并修造上去,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被拆除下来,一直放在村部楼上,曾经三次想出售三次都谈好了价格,最终都没有卖成。后来重修杨公祠时,这神奇的柚木又重新安装在了原位。你说神奇不?

 

  感慨着我们走进中殿,这里建有戏台,台上的藻井雕刻精巧,戏台的周围刻着忠孝的古代图片。中殿正对着大殿,大殿上,映入眼帘的是杨家三兄弟杨梦斗、杨珂、杨叔济的神像,威武庄严,栩栩如生,神像面前都有供奉的香火和礼盘,他们是村民心中的英雄,村民在这里祈拜,除了敬仰也希望英雄在天之灵能庇佑故土风调雨顺,乡亲们能有扬善去恶的好品质。江田有个叫谢杰的进士,母亲和妻子都是东渡人,官授行司行人,明神宗1579年,奉使册封琉璃王世子,取道长乐的梅花海,为了保佑旅途平安,就亲自来杨公祠跪求并带了香火随行,回来的时候感恩念德上奏明神宗皇帝,册封贞灵公爵位。大家注意到了吗?大殿正上方高悬着“宋室忠烈”,这是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知县夏允彝诣寺行香为公立传忠义并亲书的原匾,上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期间,这题匾被加工厂用为挡风门扇,1974年一场大火烧了加工厂的所有物件,而这题匾居然完好无损,此为二奇。我们接着说三奇,也是和火灾有关,上世纪七十年代,杨公祠被塑料厂所占用,一场大火烧了所有的塑料和祠堂前中部分,唯有这大殿安然无恙,是否冥冥中有正义的力量主宰着或是杨公的英灵从来没有走远?忠烈的事迹杨公祠神奇的经历愈加让村民烧香膜拜了。我们看殿堂的柱子上,有许多名人的对联,闽浙总督谭钟麟、状元王仁堪撰写的石柱对联保存,杨成武将军撰写的对联:“公凭江北孤城,铁骨冰心,且藐狂飙存劲柏;祠缅河东四凤,高风亮节,长留浩气启来人。”原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撰写的“肝胆映河山到此一身添正气,忠良扬国族于今万众鼓雄风”,还有清代曾光斗、潘炳年等人撰写的对联无一不刻画出对一门忠烈的崇敬之情。我们也可以和这里的村民一样,恭敬地在杨公神像前叩头,在悲怆与敬仰中沉思,也会在这凝重的祠堂中收获精神的震撼,依稀遥远的豪歌荡起,爱国的眷眷之心感天动地。

  “忠烈发幽光,列传垂名公不朽;贞灵崇祀典,故乡有庙神其依。”是的,历史不会无痕,人民不会忘记,英雄的忠义气节千古流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