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黄世鼎《吴航诗话》之沧海桑田话芝山

http://www.clnews.com.cn  2015-05-04 08:56:51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在吴航街道东关村太平桥上举目眺望,状似葫芦的芝山半山腰以上的稀疏树木依稀可见。这座山系六平山余脉,后扆巍峨雄伟的六平山是它天然的屏障。这样小而低的山峦在吴航地域比比皆是,有何可说?笔者认为这座山不同凡响,不能等闲视之。当务之急的是:首先,利用语言文字工具陈述再现原来的人文景观;其次,寻找文物踪迹,以资纪念。

  唐·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对芝山和汾阳溪来说,是最好的写照。古代芝山石上有观音像,像后产紫芝,山以得名。山阳山阴有两潭,一白龙潭,一祥云潭。土人尝于潭测获卵壳如斗大,相传潭或有龙居之。

  芝山是风水宝地。历朝以来高官显爵和文人学士在芝山之麓、汾阳溪畔构筑厅堂亭榭,开辟园林景区,并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其中王想舍宅建寺,对提高芝山的知名度,功不可没。

  王审知(公元862—925年),字信通,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五代时闽国的建立者,唐末,王审知从其兄王潮起兵,入据福建。王潮死后,他继任威武军节度使,尽有今福建之地。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封为闽王,俗称开闽王。

  王审知在福建掌握军政大权后,任命从弟王想(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为新宁县令。当时王想家住六平山余脉芝山之麓。同时在梁开平四年,他所奉祀的郭令公(郭子仪)而来,建了福惠庙(今称汾阳庙)。咸通年间王想舍宅为寺,寺名“观音”。寺规模相当雄伟,还建了石屏及“见江亭”。

  时代演变,沧海桑田,理所当然。明·正德十五年(1520),御史沈灼改为察院,嗣后改为内箭道。清朝在此处设置武官衙门。民国23年(1934)王伯秋主政长乐县事,把武官衙门开辟为公园。在公园的高处盖起了一座洋式公厅。公厅背倚芝山,前临大广场,颇有气派。广场四周种上乔木,中间铺上草坪,作为集会之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此地办起长乐师范学校(今为长乐高级中学)。

  王想舍宅兴建的观音寺,如今踪迹俱无,只有一对柱珠留在人间,诉说当年观音寺的兴旺与规模。

  宋·熙宁九年(1076)状元莆田人徐铎到六平山,这里灵山圣水留连忘返,竟然在汾阳溪东岸筑室而居。以后他的住宅被改建为“种芝宫”。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种芝宫”又添上一名“弥陀寺。”现宫(寺)内所供的临水夫人和如来三宝“同舟共济”。道家与佛教不分彼此,合二为一了。

  尽管徐铎的住宅面目全非,但正厅前一口水池(约四十平方米),却令人叹为观止。不管烈日当空,溪涧断流,还是大雨滂沱,山泉迸发,池中的水位不增也不减。内中谜团,至今年尚未破解。清·道光己亥(1839)汾阳境三社铺乡亲鸠集款项用花岗岩建造一座横跨水池的石桥,石桥直通大厅正门,石桥小巧玲珑,桥栏设计卷书型图案,典雅大方。池内绿水清波,不时有金鱼戏水,情趣盎然。正厅堂一副楹联道出这口池沧桑变化遗留的景观:“历劫景犹存方池印月;探幽不见古堞斜阳”。

  明代观音寺与六平山东溪精舍吴实、马铎、李骐等十学子结下不解之缘。学子们经常来观音寺阅读经书,与和尚僧家探讨佛理。其中李骐对观音寺情有独钟,对佛家禅心佛理深有体会,撰写了《芝山观音寺》一诗。

  芝山曾是人们的游览胜地。宋·县令袁正道,字道辅,山东陵阳人,宋·元祐三年(1088)授长乐知县,他经常来观音寺游玩。每当登上见江亭,居高临下,凭栏赏景,远近景色历历在目:

  地产灵芝古道场,危亭陡起负重冈。

  江心远叠通潮浪,海外遥分异域疆。

  缭绕人家依县市,寂寥烟景认吴航。

  倚栏望断暮云碧,不见长安见夕阳。

  同时代的邑人陈偕,是当代学业上有成就的人。他登上见江亭,情不自禁地写道:

  云端亭见燕游场,十二朱栏照碧岗。

  人在一番新世界,目穷千里旧封疆。

  棋坪拾匝城中市,马阵纵横海上航。

  桃李更浓春更好,风流随处有河阳。

 

  [相关链接](一)

  李骐《芝山观音寺》

  东山六曲屏峰下,祇树①深沉旧兰若②。施食台前芝草香,翻经席上甘泉泻。我昔逃禅于此山,上人飞锡上方还③。香床说法天花落,丈室悬灯水月闲。朅来④精舍东溪里,垂帷⑤永日闻流水,四壁烟萝雨外青。六时钟梵云中起,盍簪⑥乘暇更登临?共爱云堂花木深。莫道空门⑦俱是幻,片时清静即禅心⑧。

  [注释]

  [1]祇树:神树。

  [2]兰若:寺庙的意思。

  [3]上人飞锡上方还:意思是僧侣游方,回到禅房。上人,对和尚的敬称。锡,为禅杖,僧侣随身之物。上方,即是方丈所居的房屋。

  [4]朅(qiè)来:通“曷”,何不来。乐雷发《乌乌歌》“朅来相就饮斗酒,叫我仰天歌乌乌。”朅,去。

  [5]帷:帐幕。

  [6]盍(hé)簪:朋友相聚。

  [7]空门:佛教。

  [8]禅(chán)心:佛教名词。谓清静寂定的心境。

  [相关链接](二)

  芝山堂赏兰花

  自号为芝山老人的赵以夫爱花如命,特别是对兰花更是情有独钟。有一天,赵以夫把盆兰花放置自宅芝山堂书斋的几案上。只见兰花修长的绿叶衬托着两穗冰清玉洁的白花,同时暗香浮动,扑鼻而来,顿觉满堂生辉,隐然感到一种高人逸士之风。赵以夫突发奇想:如果这盆兰花生长在雨露天然、大风吹送的环境,再经过日精月华的洗礼,又该是何等的清俏芬香?于是他写了《咏兰》一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

  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似当年林下看。

  [相关链接](三)

  芝山楼十景

  陈大濩(1498-1583)字则殷,号双溪。祖籍江田,迁古槐,居县东。正德十六年(1521)三甲一百零九名进士,授上虞知县,历思恩府同知,所至多善政。官久思归,投劾请归。回乡后在芝山建了益草堂,日夜与山水为伴,撰写了组诗《芝山楼十景》:

  鳌峰霁月

  鳌峰霁月映山光,映得山光照草堂。

  昔日庾公如对此,定应乘兴坐胡床。

  雁塔晴霞

  晴霞映塔烂生辉,瑞霭祥光炯翠微。

  试问五言歌散绮,几人能继谢玄晖。

  松林鹤唳

  鹤唳松林予和之,哲人闻此贵知机。

  可怜昔日华亭景,空负当年晋陆机。

  花坞莺啼

  隔坞莺啼春正浓,喈喈声澈百花丛。

  双柑斗酒携听汝,千古何人似戴颙。

  芝山樵唱

  口唱樵歌背负薪,歌声寥亮起梁尘。

  谁云樵子无豪俊,不见当年朱买臣。

  江浦渔歌

  欸乃渔歌澈晚汀,渔翁得酒醉初醒。

  谁能唱此阳春曲,似是桐江老客星。

  城楼更鼓

  闽海年来防盗寇,城楼更鼓夜阗阗。

  此声万一闻当宁,推毂应思将帅贤。

  泮水书声

  此去泮池才半里,有时风送读书声。

  乍听恍似弦歌响,却讶吴航是武城。

  湖井甘泉

  昔闻扬子江心水,今见吴航湖井泉。

  我亦爱茶如陆羽,竹炉时汲此泉煎。

  溪田香稻

  溪田香稻穗离离,粒似彫胡(菰米)味似饴。

  记得少陵诗句好,最怜尝稻雪翻题。

 

  [相关链接](四)

  苟有山房听泉

  郑森荣,原名绍虞,字思杰,号甲峰,古槐龙田人。清·咸丰己未年(1859)举人,官崇安训导。著《苟有山房诗》一卷。他竟离乡背井,在汾阳庙下、汾溪(汾阳溪的简称)东岸,筑就苟有山房,其中望有楼临溪而建。

  由于六平山景区由三个景点组成,即初有洞天、如有洞天和小有洞天。为此,郑森荣在苟有山房内构筑“望有楼”,以供眺望“三有”之便。汾溪穿过一片片翠绿的田园和林地。一路不在同一立足点上,泉声轻重缓急也不同。流经芝山这一段汾溪泉声似琴音,柔和细弱,婉转轻盈。郑森荣创建“环碧台”,以便登台听泉。郑森荣与山水朝夕相处,白天仰望六平山上的初有、如有和小有洞天,夜晚汾溪的泉声不绝如耳:

  苟有山房望有楼,前山环碧后山幽。

  主人身后汾溪水,只听清声静日流。

  这首诗题目,后人以《苟有山房》冠之。

  公元1883年暮秋,郑森荣撰写《汾溪十二景》把这里的青山绿水描绘得淋漓尽致。

  古寺钟声

  云里一声钟,惊醒邯郸梦。

  古寺隔清溪,天风不断送。

  塔峰晚照

  如圭峰秀出,正立塔尖西。

  归鸟飞来处,霞光入望低。

  鹿岫归樵

  朝上鹿屏山,暮归鹿屏麓。

  肩桃半笠云,樵担下林谷。

  龙潭坐钓

  寒潭水独深,风雨有龙吟。

  未肯贪香饵,徒劳钓老寻。

  芝山吐月

  东山月欲来,万籁声俱寂。

  徘徊立中庭,浮光动石壁。

  松涧喷泉

  百丈岩泉落,争流石有声。

  出山知愈下,故作不平鸣。

  沙痕砧石

  水浅沙痕净,粼粼石露齿。

  约伴待同归,浣衣女对语。

  松荫板桥

  古树短长堤,寻幽过板桥。

  凉荫匝浓翠,赤日不能骄。

  水郭拖岚

  北涧云低护,南山雨乍过。

  楼前近城郭,满眼翠痕多。

  菜畦挹露

  种豆豆苗青,锄蔬蔬叶白。

  清晨露未晞,山径有行迹。

  夜雨舂声

  春雨郊原足,今年谷价平。

  碓声一夜雨,灯影半窗明。

  夕阳笠影

  归路认三叉,牛羊自识家。

  荷锄人落后,日影在山斜。

  斗转星移,苟有山房在长期暴风骤雨袭击下,夷为平地,后被人开荒种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长乐一中扩大运动场,向后山征地,苟有山房厝地在征用范围内。到此为止,苟有山房踪迹俱无了。

  举人郑森荣,背井离乡在这里构筑苟有山房,对六平山、芝山和汾溪爱之深,是难以言喻的!郑森荣的举措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笔者来说是望尘莫及、自惭形秽。“心有灵犀一点通”,1988年仲秋,笔者在汾溪东岸原苟有山房正对面起盖一间简陋的书斋,名曰“听泉阁”。

  [相关链接](五)

  汾 溪 月 色

  汾溪(汾阳溪简称)发源于六平山,汇集了许多条溪涧,源远流长。汾溪水有的淌过岩面,有的清流拍打卵石,有的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轻重缓急发出不同的凡响。汾溪水匆匆而来,款款流去永不回头。每晚悬挂在汾溪之上的的月亮东起西落,情兮兮来,意绵绵去,是不留下痕迹的,而名不见经传的听泉阁临溪而建,溪水泱泱、碧波粼粼……每当月上树梢,山色空蒙,水光潋滟,是观月的好去处。也许爱屋及乌吧。曾参加海滨诗社举办几十场折枝诗会(有的当场限时出句,有的限时日出句)笔者尽量根据“眼字”的启迪,描绘六平山、汾阳溪等优美的角落以及书斋“听泉阁”环境和感受。

  汾溪九曲凝新旭  圣塔重光接彩霞(重九第三唱)

  晚秋枕听前溪水  晴晓亭看圣塔山(晚晴第一唱)

  依岭原知山乐趣  临溪何碍水长喧(长乐第六唱)

  梓里山牵游子梦  天涯家系故园情(家山第三唱)

  历经山水黄河浪  道尽家乡绿树魂(家山第三唱)

  晴送兰舟游子梦  晚凉榕树故乡心(晚晴第一唱)

  泉过家门清似洗  竹笼山壑翠如流(家山第三唱)

  月台云淡宵如昼  溪涧风清夏若秋(溪月第一唱)

  新地同游君作画  明轩独坐我吟诗(明新第一唱)

  曾峦山溪寻胜景  每翻书卷找名诗(书山第三唱)

  双涧泉声流笔底  春山树影漾灯前(双春第一唱)

  百卷诗书消永昼  一帘山水送流年(百一第一唱)

     (作者   黄世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