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黄世鼎《吴航诗话》之梁章钜与其《楹联丛话》

http://www.clnews.com.cn  2015-07-06 09:20:55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辞海·梁章钜条》:“梁章钜(1775—1849年)清文学家,字闳中,又字茝林,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官至江苏巡抚。综览群书,熟于掌故。喜作笔记小说,也能诗,著作颇多,有《文选旁证》《制义丛话》《楹联丛话》《浪迹丛谈》《称谓录》《归田琑记》《藤花吟馆诗钞》等。”梁章钜学识渊博,精鉴赏,富收藏,喜好金石文字,考释古籍精审,有诗名,尤以作笔记称著。他自弱冠至老,手不释卷,生平著述有70余种。其中《楹联丛话》最为著名。

  2006年为了纪念和传承梁章钜联学传统,在他家乡长乐市建了“楹联馆”,2010年长乐市文化部门出版拓本《楹联丛话》《楹联续话》(合订本)。这是长乐市领导高瞻远瞩,眼光远大,同时也是长乐地方文献挖掘与运用的一大成果。

  《楹联丛话》是梁章钜在广西巡抚兼署学政任上,花两年公余时间完成。他从1838年开始编辑,1840年完稿并刊刻。1843年他又刊刻出版《楹联续话》。两部书皆分故事、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等十门对楹联的起源及各门类作品的特色,都有所论述。最可贵的是搜集保存了大量历代联作(《楹联丛话》搜集600余则;《楹联续话》搜集330则)。《楹联丛话》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联话著作,影响深远,功德无量。

  楹联亦称“楹贴”、“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春节贴在门的称“春联”。楹联字数多寡无定规,最短二字句,如“山明”对“水秀”,最长九十字句,清·孙髯翁题昆明大观楼楹联。这副上下联各九十个字,合起来一百八十字,号称天下第一长联。

  楹联是汉民族(汉字)所特有的、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在文苑中占一席之地。寺庙园林、亭台楼阁许多对仗工稳、清新隽永的对联起了锦上添花作用。楹联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至宋时被推广用在楹柱上,又普遍作为建筑物及交际庆吊之用。中国楹联自唐、五代肇始,一千多年长盛不衰。

  楹联虽然字数多寡无定规,但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实质楹联是诗词(律诗)形式的演变。现以杜甫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加以说明。

  第一式(颔联,即三、四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第二式(颈联,即五、六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所谓对仗,就是要求出句和对句的词组和词性对得工整,换句话说,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妻子—诗书;白日—青春),动词对动词(看—卷;放歌—作伴),副词对副词(何—欲;放—好),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当然楹联格律的平仄,也留有一定的余地。同写律诗绝句一样,遵循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就是说,在诗句中一三五字的平仄安排,灵活使用(可平可仄),二四六字必须严格遵守格律的规定。但第一种格式的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字,一定要“论”(要用平声字),以免犯孤平。

  由于对联长短不一,在词性、词义和声律对仗方面,没有律诗那样严格,词性宽对是家常便饭。所谓宽对,一般词性相对,句型相同就可以了。从收集古今对联书上,发现一些现象有:夜(时令)对天(天文);泪(形体)对愁(人事);万(数目)对白(颜色)等不一而足。至于词义意对更是屡见不鲜。所谓意对,就是从字面上看不能构成对仗,但字义是相对的。“百鸟”对“春风”(“春”有“一”、“起始”的意思)。杜甫七律《曲江》中的颔联:“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联中“寻常”对数目字“七十”。从字面上看不能构成对仗,但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寻常”在某一意义上说也是数目字。

  古代音韵一拍最多两个实音,即两个字,如平平、仄仄。对联在平仄声搭配上有更大的自由,允许上下联同声字连用两、三个以后再换用不同声的字(即平平平仄对仄仄仄平),但连用四个或更多的同声字后,再换用不同声的字就不行了。因为那样就显得单调,失去节奏感了。

  对联是由五律、七律格律衍生的,有的长联就是由五律、七律句联合而成。现举二例加以说明。

  一句五言与一句七言联合:

  万态幻云烟,只有溯游鸥自在

  孤怀对山水,几回清浅鹤归来

  (江西九江甘棠湖水亭联)

  二句五言与一句七言联合:

  胜地据江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风吹到月三更

  (扬州小金山联)

  对联没有标点符号加以断句。我们欣赏长联时不妨先找出五言或七言之句,然后再加以理解。可以这样说楹联是近体律诗的缩短和延伸。

  对联与律诗韵律一样,上联末字一定要用仄声字,下联末字一定要用平声字。由于不理解对联的上联与下联的平仄声安排,以致街道店铺、住家门楹,上下联颠倒现象比比皆是。一九九七年建成的长乐市“北门公园”山门亭,由于上下联颠倒,最后只好搭架处理,磨平石柱,重新雕刻。

  楹联这种文学形式,同样可以状物言志、抒情寓意、警世喻理等。楹联大师梁章钜,身体力行,撰写山川形胜、亭台楼阁、庵堂寺观和品评达官贵人、文人学士的撰联不胜枚举。今只能举笔者熟悉的人物、景物二则,以飨读者:

  梁章钜与林则徐两官位相当,政见相似,相知颇深。林则徐(1785-1850年),清末政治家,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进士。任东河河道总督时尽力修治黄河。后任江苏巡抚,兴修白茆、浏河等水利。道光十八年(1838)在湖广总督任内,严厉禁烟,成效卓著,1840年1月任两广总督,爆发鸦片战争。1841年,道光帝以广东战败归昝于林则徐,充军新疆伊犁。在当地林则徐兴办水利,开辟屯田。道光二十五年(1845),林则徐重被起用为陕甘总督。梁章钜写了一幅对联,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麟阁待劳臣,最难西域生还,万顷开荒成伟绩

  凤池受令子,喜听东山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

  长乐城关有座雄峙南山上的圣寿宝塔(亦称三峰塔),这座塔是县治标志。最高的七层,四面通透坐在塔里,整个县城尽收眼底。梁章钜见景生情撰写一联,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平地起楼台,恰双塔雄标,三山秀拱

  披襟坐霄汉,看中天霞起,大海澜回

  [相关链接](一)

  天下第一长联——昆明大观楼楹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环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精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相关链接]二

  楹联拗救刍议

  1997年6月23日,举行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首航庆典。《长乐报》主编陈金茂要求笔者撰写几副楹联,以便会场、彩门张挂。笔者欣然接受,撰写五副楹联,其中第一联,用塑料板制作,张挂机场大厅前达一年之久:

  长空结彩,蓝天呈锦绣

  乐土欢歌,故国庆回归

  长天万里,雄心开创辉煌业

  乐土千畴,妙手绘成锦绣图

  千年古邑,御国归帆威海外

  十里新场,银鹰展翅震域中

  舱口似画屏,绘进千山万水

  机场如玉带,牵来四海五洲

  蓝天新辟三通道

  碧海长歌四化功

  2005年12月福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纂《福州古今楹联集粹》一书也辑录笔者撰写的七副楹联:

  太平亭

  故乡榕树,情牵天涯游子

  涧里松云,意恋溪上住家

  六平山山门亭

  最难忘,北涧留诗,东溪精舍

  莫辜负,千岩映月,万壑松涛

  六平山乾坤一草亭

  六平可鉴乾坤朗

  一草当思雨露恩

  六平净心亭

  高山仰止初无景

  曲径通幽小有天

  贺福州国际机场通航

  舱口似画屏,绘进千山万水

  机场如玉带,牵来四海五洲

  长空结彩,蓝天呈锦绣

  乐土欢歌,故国庆回归

  长乐观察第

  画栋倚云,古邑瞻新貌

  华堂映日,柱珠焕故园

  长乐是楹联大师梁章钜的故乡,为了传承他联学传统,笔者平时也为少数乡村文化中心、学校庆典、山川名胜、寺庙祠堂等撰写二百多副楹联。其中有一联引起争执。

  1999年6月,本人为鹿屏山(亦称六平山)新建门亭撰写几副对联,其中一副:

  胜迹踞吴航,美景良辰同鉴赏

  摩崖冠长乐,奇文妙句共推敲

  有的同志“胜迹踞吴航……”对“摩崖冠长乐”有疑义,认为“踞”(jù)与“冠”(guàn)都是仄声字,怎么都谈得对偶句呢?“冠”读二音,①guān解释帽子,是平声调;②guàn解释“第一”意思,如冠军,读仄声调。“摩崖冠长乐”的“冠”,理解“第一”意思,应读guàn,是属仄声。但这里一定要用仄声字,才能合乎声律(“声”指平仄而言;“律”指的是平仄分布规律。)为什么?

  撰写对联与撰写律诗绝句一样要“拗救”。所谓拗救世主,即前面一字用“拗”,后面必须用“救”,加以补偿,意思是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于仄声,后面必须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字。拗救有两种,对句相救和本句自救。唐朝诗圣杜甫的拗救技巧,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正如语言学家北大教授王力说的“拗救的作家,以唐诗较为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引自王力《诗词格律》)

  既然对联是由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引伸出来,律诗中的本句自救格式,自然会运用到撰写楹联上。

  五言“平平平仄仄”,本句相救为“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本句相救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样拗救办法,在历代楹联中司空见惯。

  现以前面的二例加以说明:

  万态幻云烟,只有溯游鸥自在

  孤怀对山水,几回清浅鹤归来

  胜地据江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风吹到月三更

  “孤怀对山水”、“ 扁舟过桥下”都是“平平平仄仄”变成“平平仄平仄”。仄声字“对”和在这里读仄声字的“过”来救平声字“山”和“桥”。现言归正传吧!鹿屏山楹联“胜迹踞航……”对“摩崖冠长乐……”因为“吴航”、“长乐”地名,不能随便更改,吴航(平平)声。按对楹联正格来说就是“平平平仄仄”对“仄仄仄平平。”由于“长”(平)声调关系,只好采取拗救办法,即用“平平仄平仄”来对上。“冠”字用在这里既合乎词义,又救平声“长”的作用,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吗?

  又有人提出:长乐别称吴航有合掌之嫌。大家知道随着岁月流程,地域概念也有改变。“吴航”只是长乐十八乡镇之一。2003年10月正式定名吴航街道,它隶属长乐市。六平山胜迹只能在吴航地区有影响,它不像六平山摩崖石刻那样名闻全市。

(作者  黄世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