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黄世鼎《吴航诗话》之“江南虽好是他乡”

http://www.clnews.com.cn  2015-06-01 09:17:48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1988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日一诗”台历。在2月14日(农历丁卯年十二月廿七日)搭配上王恭《春雁》一诗。诗借春雁北归,感慨自己寄身于天涯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这首诗的作者王恭(约1383年前后在世),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隐居七岩山,自号“皆山樵者。”明·永乐二年(1404),年届60岁的王恭与高棅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乡。这首诗就是在返乡路上写的。

  古人以鸿雁传递书信,用“衡阳雁断”示意音讯隔绝。今湖南省衡阳市,南面衡山的七十二峰中有回雁峰,相传雁到衡阳而止,过春而过。此诗反其道而行之,着意翻新:一夜之间,春风吹到衡阳,大地呈现一片春色,连那楚水燕山,也被春色连成一片,万里迢迢。莫怪春天一到大雁便匆匆北归,因为江南虽好,毕竟是异乡啊!

  王恭善诗文,平时与高棅、陈亮等诗人唱和,名垂一时。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警句颇多。他的作品《白云樵唱集》四卷附录一卷、《草泽狂歌集》被《四库全书》集部辑录。《永乐大典》主纂解缙对王恭的人格,更是赞不绝口:“布衣萧然,不慕荣宠。强起决志,若朝阳孤凤。”

  [相关链接] (一)

  王恭风韵长存

  明·《诗综》云:皆山善得中唐之韵均有大历十子遗音。如:

  渭水寒流秦塞晚  灞陵残雨汉原秋

  他乡见月长为客  别路逢霜半在船

  鸟外明河秋一叶  天涯凉月夜千峰

  云归独树天边小  雪里孤峰鸟外青

  驿馆夜残明堠火  市楼霜晓度寒砧

  几处移家惊落叶  十年归梦在孤舟

  家临故苑长洲树  钟度寒山半夜船

  帆飞楚水舟中饭  梦绕淮山树里行

  [相关链接] (二)

  王恭为扇面题诗

  “东溪精舍十学子”与“闽中十子”是同代人。陈洵仁出生于1355年,而高棅大于陈洵仁整整五岁。陈亮系“闽中十子”中年最长者。当马铎逝世时,陈亮还健在。他们经常在六平山东溪精舍里研读经书,切磋诗艺,互有唱和,尤其是长乐籍的高棅、王恭、陈亮与长乐一江之隔闽县的郑定、周玄更是六平山东溪精舍的常客。他们歌颂六平山、赞扬东溪精舍的诗篇,还赫然在目。

  所不同的是“东溪精舍”十学子在科举道路上,一帆风顺,出了九名进士举人,其中两个状元,一个榜眼。而“闽中十子”则通过文学艺术道路,诗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东溪精舍十学子”与“闽中十子”之间以文会朋,以诗会友。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吴实,字仲美系永乐九年(1411)进士,授御史之职。在东溪精舍就学时,对布衣的王恭诗才,佩服得五体投地。为此他特意购买一把纸扇,请求王恭在扇面上题诗。王恭欣然接受,一挥而就:

  垂萝书室隐清秋,千丈澄湖一叶舟。

  回首上林春物近,未应长被白云留。

  (题《吴仲美水墨扇头》)

  同时,举人高淮也要求王恭在扇面上题诗,他当仁不让,欣然落笔:

  偶坐孤亭趣不稀,片云空翠湿罗衣。

  相逢莫话前朝事,剩水残山只雁飞。

  这首诗告诉人们只爱“今”不说“古”。

    (作者  黄世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