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闽江炮台:马江海战的硝烟记忆

http://www.clnews.com.cn  2017-07-12 14:14:30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提起闽江炮台 ,我们就联想到中法马江海战。根据资料记载闽江下游共有40座炮台,这些炮台从福州仓山区的烟台山上,一直沿着闽江的走向,绵延到最东面的连江壶江岛上,长近百公里,其纵深部署程度,在全国江防中居第一。

  闽江口自明代以来,便均是防御的重点。沿江村庄为了抵御倭寇入侵,开始大规模兴建军事堡垒,炮台作为其中一部分。清初,朝廷大规模修建炮台,长门炮台 、北岸炮台、南岸炮台等都建于这个时代。当时的福建沿海,还留有不少城池式的堡垒,可经历了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后,大部分都陷落了。所以从1866年福建船政创办后,闽江下游两岸防御体系近现代改造步伐加快,即以炮台式要塞体系替代城池式防御体系。

  一、长门炮台

  在众多炮台中,长门炮台算是最出名的一座,先后经历了中法海战和福州抗日战争,位于福建省连江县琯头镇的长门村。这里与南岸的金牌门仅隔一箭之地,素有扼江控海之险。据史料记载,南宋时设五虎巡检司于长门,每年春秋二汛巡防至马祖、澎湖列岛,到了清朝便设立长门提督衙门,民国时期设立闽厦要塞司令部,驻军多达十几营,防卫森严。

  长门村中有一座长门山,又叫桃源岭,海拔77米,山巅上有一座规模宏伟的古炮台遗址,因山而名,人称“长门炮台”。实际上在明清时期,“长门炮台”并非专指长门山上的这一座炮台,而是闽江口北岸的礼台、电光山、射马、划鳅诸台及南岸的金牌、獭石、烟台(燕京)诸台的总称。当时在长门山上分设有山巅炮台和江岸炮台,其中山巅炮台因曾设探海灯于此,又名“电光山炮台”,江岸炮台备军舰进出口礼仪之用,故称“礼台炮台”。如今位于长门山上的炮台实

  际上是“电光山炮台”,因它是北岸诸炮台之首,又是现存中国最古老、最大的炮台,所以人们习惯性地简称它为“长门炮台”。

  从光绪年间萨镇冰族叔萨承钰撰写的《南北洋炮台图说》中可以看到,闽江沿线的明清海防炮台群,自东而西,依次有壶江炮台、黄霞寨炮台、长门山炮台、金牌炮台、闽安炮台、南岸炮台、南般炮台、田螺湾炮台、圆山水寨炮台、琴江炮台、罗星炮台和马限山炮台等11座,实际长度约35.2公里。其中对长门山炮台的描述为“长门山炮台左接琯头,右通焦尾,前控金牌壶江,后枕大坪东岱,五虎排牙,两龟守口,洵为天然保障也”,可见其兵家必争的地位。

  据《连江县志》记载,长门炮台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后在长门设统领衙门,有练兵较场、兵营、弹药仓库等设施。道光三十年(1850)三月,云贵总督林则徐回籍养病,抱病乘船到闽江口五虎礁和闽安、长门等要塞察看形势,对长门、金牌炮台重新规划督建,初建时为土炮台,环山砌筑石城墙,墙高3米多,厚1米,东西岭要隘处各建有圆形拱门洞一处作为通道,城垣外挖有深沟,宽2至3米,深2米许。

  光绪六年(1880),在长门山设立“闽口要塞总台部”,电光山炮台共安装德国和英国造的大炮5门,配官兵145名,并有探照灯装备,供许多问题监视敌舰,配兵10名,总台部统管闽江口各炮台兼带陆营。

  光绪八年(1882)将土炮台改建重修,始具规模,平面呈圆形,由主台、炮位、操场、营房、弹药库、电光设施等组成城堡式建筑,营垒直径约95米,厚0.8米,最高处6.5米,占地50亩,外墙基座和上层内部均采用花岗岩大条石砌就。炮位的围墙用糯米浆、红糖、石灰、净沙夯筑,厚3米多,十分坚实,中间用巨大优质枕木顶柱,靠外缘第一层台座安放大炮,往里再下一层用作兵营宿舍、

  弹药库、活动室等。炮台背面的缓冲区设300平方米的大校场、阅兵台、议事厅,高处有指示旗台。台地上至今还遗存两门造型相同的炮位,连环炮台原来装备着李鸿章从德国购进的10多门克虏伯大炮,目标锁定闽江入海处。据说当年这里装备的大小炮共几10门,现在,山顶只有一大六小7门炮,是某年拍电影时留下的仿制品。在炮台侧面还遗留着当年作战的地道,有三个出口,深不可测。

  光绪十八年(1892),清廷重修长门电光山主炮台,安大炮5门,配兵145人,统辖电光山、划鳅、烟金(烟台、金牌)、岩石、闽安等6座炮台。

  长门炮台在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幕发生在光绪十年(1884)的中法马江海战中。光绪十年闰五月二十二日(7月15日),法国海军提督孤拔率舰队侵犯闽江口,以“游历”为名,强行经长门进抵马尾港,与清北洋海军福建水师对峙。扼守长门的福州将军穆图善移驻连江,亲临前线指挥。并在长门炮台上部署德国克虏伯炮五门(210毫米口径一门,170毫米口径四门,另有200斤、300斤不等的土墩炮数门),对岸的金牌炮台则有克虏伯炮两门。

  七月初三(8月23日)下午13点45分,中法马江海战爆发,前后不到半个小时,仓促应战的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初四上午,法舰又炮轰马尾船厂(福州船政局),使之变成一片废墟,初五,法军在罗星塔登陆,夺三门克虏伯炮,此后几天,因见进攻福州的意图无法实现,又怕被封锁在港内,法舰不得不悻悻而退,驶向下游,并一路逞凶,逐次轰击闽江两岸炮台,因各处炮台设计是炮口朝向闽江口,无法攻击从上游驶来的敌舰,以致几代福建督抚苦心经营的福建海防体系如摧枯拉朽般毁于一旦。

  当法国海军提督孤拔在《英雄进行曲》的乐声中,在大炮的轰鸣声中,率领着以旗舰“伏尔泰号”为前导的法国远东舰队向东海驶去即将跳出清军防线时,

  长门炮台的炮声终于让他吃了大亏。

  长门炮台原是闽江的第一道屏障,如今却成了最后的关卡。海战打响后,福州将军穆图善亲率八旗洋枪队三营和陆营统领王得胜驻守长门要塞,督勇抗敌。初五,法舰企图打通出海口,开始攻击长门炮台,驻守长门炮台的副将洪永庆、陆营守备康长庆等开炮迎击,法舰连中2炮,重伤欹侧,旋即退去。初六至初九,法军为求出口,集中八艘兵船内外夹击长门、金牌两炮台,清兵奋起反击,打败了一次又一次进攻。初七,驻守金牌炮台的金牌汛右营游击杨金宝准确地击中了法军旗舰“伏尔泰号”,据说法国海军提督孤拔就是在这一炮中身受重伤,最终埋骨澎湖,与他一同毙命的还有他的上尉副官和传令兵,而那座击毙孤拔的大炮因缺了个角,被尊为“缺嘴将军”。初九,法舰“拉加得桑尼亚号”从基隆赶来闽江口,闯入长门水道,被长门炮台连连击中,前弦装甲被击穿,主炮底座受创失灵,在死伤近十人后仓皇逃窜。虽然取得的胜利鼓舞了民心,但长门炮台在法国海军强烈的炮火下严重损伤,金牌炮台则被全部摧毁。初十,法军全部驶出闽江口,驻泊马祖澳,马江海战以中国惨败告终,唯一可值得后人津津乐道的是击毙了法国海军提督孤拔。

  二、北岸炮台

  北岸炮台位于亭江镇的亭头南般村临江的一座叫做“北雁山”的小山包上,因地处闽江北岸而得名,又称南般炮台、亭江炮台。南般村上连闽安镇,下接东街村、长柄村,南面隔着田野瑟洪塘村、西边村相望,南面临江。与之对应的是闽江南岸、长乐猴屿乡象屿村南雁山上的南岸炮台,二者遥相响应,在江面上形成交叉火力,人称“闽安门”,是闽江上的第二道天然险关。在光绪年间萨镇冰族叔萨承钰撰写的《南北洋炮台图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是沿江十一座炮台之一:“北岸坐西向东,群山拥后,南属闽安镇,北由亭头可达连江,地隶闽安右营,

  与南岸对峙,有龙蟠虎踞之势”。

  北岸炮台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是为对抗郑成功而设。《清史稿》记载:“顺治十五年(1658)筑(闽安)城,置战船、南北岸炮台”。道光三十年(1850)秋冬,林则徐“数乘扁舟至虎门、闽安诸海口阅视形势”,主张陈设重兵于闽安镇至五虎门一带,并着手组织人力物力对闽江口内的一些炮台进行重修,其中就有北岸炮台,《闽县乡土志》对北岸、南岸、田螺湾炮台的记载是:“岸上建炮台,本林文忠造,台前树竹为障,我有窥敌,敌不能窥我,真天险也”。光绪六年(1880)对炮台进行重修。光绪十年(1884)中法马江海战爆发,法国远东舰队在马尾港突袭福建水师,退出时从上游方向沿途摧毁闽江两岸炮台,七月初五下午,法舰集中炮击南、北岸炮台,并派陆战队登岸包抄,毁坏炮台,夺去大炮数尊。光绪十一年(1885),署理船政大臣裴荫森奏请在闽安门两岸山上建暗炮台,凿洞安炮,第二年炮台建成。抗日战争时期,炮台又遭日军破坏,其后再获重修。1996年,亭江镇政府对炮台进行重修,从遗址中挖出三门土炮。

  北岸炮台是近代典型的海防岸炮阵地,占地3000多平方米,周长12丈,分山巅的主炮台、山边突出部的前沿炮台、江边的岸畔炮台群三部分。在高约20米的小山上,露天的主炮台用三合土和着糯米稀饭而筑,极其坚固,成半圆形、半地穴式,深1.85米,墙厚3.3米,内径18.3米,安放大炮一尊。

  前沿炮台在主炮台所在小山包的半腰,呈“凹”字形,占地180多平方米,内有3个炮位,配备小口径火炮,用于定向攻击近距离江面和岸边目标,掩护主炮台安全,炮位基础用三合土构筑。

  山下的岸炮台设五个定向炮位,在六个墙墩间安装五门大炮。墙墩用三合土

  筑成,底部为椭圆形,呈下大上小形状。左右两个墙墩之间中轴线距离约9米,中间墙距2.3米,前后纵深6米,两墙墩间用硬木嵌入,联为一体,其上覆盖三合土,加以夯实,作为炮位顶盖。顶盖厚约1米,内距地面约2米。五门120毫米克虏伯后膛炮或80—120磅弹阿姆斯特朗炮的炮轴安装于两墙墩中间硬木上,以此承受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后座力。火炮处于两墙墩之间约有60度射界,可以对江面中、近距离的目标进行射击。五门火炮阵地成一字形,阵地左右宽约50米,前后纵深约12.1米。

  主炮台靠后的山坳里建有弹药库,呈长方形,长7.2米,宽6.6米,高3.1米,亦是三合土包裹石块建成,掩体厚实安全。弹药库与炮台、炮台与炮台间挖地下隧道相通,中间还建有地下室供士兵休息。

  三、南岸炮台

  南岸炮台(包括里岸炮台),位于长乐猴屿乡象屿村南雁山古寨与过屿山之间,与亭江南般村北岸炮台对峙,扼闽江下游之“咽喉”,为军事塞。始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道光四年(1824)重筑。甲申中法马江海战时炮台大部门被毁,光绪十二年(1886)修复。抗日战争期间,又遭日均飞机轰炸,破坏严重,后重修。

  南岸炮台是个大兵营。它像只半弯牛角,小头在过屿山洞口,大头在南岸山大溪边至泰山宫左前侧山包(古寨),两头直线距离近千米。兵营布局齐整,有主炮台、前沿炮台、弹药库、练兵场、烟墩(烽火台)、指挥所、士兵区、家属区等相关设施。主炮台在南雁山左侧。这里筑有3米多高、2米厚、100米长的巨型炮台,安放大小炮4门。周围辟以大埕,俗称跑马场,为士兵出操和火炮训练场。右侧山边是弹药库、休息所等。

  前沿炮台共有两处。一在南雁山麓右侧江边石崖上,掩体凹字形,半地穴式,

  长10米,宽5米,深4米。前挡墙厚度4—6米,炮洞高1.5米,宽0.9米,安放四门小炮,从炮洞中探视江面,异常清楚。一在过屿山洞口,掩体半敞。挡墙厚2米,高3.5米,长22米,安三门小炮,控制着半月形江面。炮台后侧的山旮旯筑一小弹药库,岩壁上也凿有数个猫耳洞。

  这两处前沿炮台虽相距数百米,由于设计精到,实战中火力交叉,形成牢固的阵地链,能有效地支援主炮台。

  古寨设总指挥部、烟墩(烽火台)、营房、军中仓库等。北向可与北岸南般炮台联络呼应。南向出寨门,大路接村居、道头。小路接相邻大溪寨、长福寨兵营,远的可到长乐县城。营内各处路径贯通,行动便捷。

  南岸炮台除了置前沿炮台外,还有家属区、小火炮训练场、小操场等,并在东向设城门。城下是可八人并排行走的大路,此路往西过闸桥接南岸炮台。

  整个营区的炮位、掩体、壕沟、烟墩、兵房、城墙,以及大小道路等,均用三合土掺糯米糊捣筑而成,其牢固程度混凝土未必可比。

  中法马江海战时炮台大部分被毁,光绪十二年(1886)修复。抗日战争期间,又遭日军飞机轰炸,损坏严重,后重修。解放后,南岸炮台几经人为破坏,特别是1992年建液化气供应站时,主炮台、指挥部、烟墩等均消失在推土机和炸药爆破声中,遗址大面积被毁损,甚是可惜!

  据当地村民介绍说,1884年8月23日,法寇头目孤拔率领法舰利用落潮有利时机闯入闽江口向我水师发起攻击,致使我水师倾刻覆没,官兵700多人罹难。噩耗传来,南岸炮台军兵严阵以待,决心与敌拼死一战。当25日法寇退却时,他们与北岸炮台联手打击侵略者,因武器火力悬殊,官兵伤亡严重,终致炮台失守,余下部队只好抄小路往大溪寨撤退。谁知在山梁下又与法军陆战队遭遇,恶战在

  此展开。炮台官兵又遭重创,法寇也有数十人伤亡。一时间鲜血染红了闽江。为了悼念死难官兵,让后人永远铭记法寇的这笔血债,象屿村群众把达道山梁称为红毛山。

  如今,马江海战的硝烟早已散去,浴火重生的闽江两岸显得更加美丽。冰冷的铁炮,斑驳的炮台,像一张张延绵的画卷,书写着她的前世今生,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

  (作者 路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