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长乐新闻 >> 长乐时讯 >> 正文

招来百鸟作芳邻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建设工作综述

http://www.clnews.com.cn  2019-03-08 16:02:23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blob.png

  长乐新闻网讯 3月的闽江河畔,微风轻拂,漫步湿地走廊,常与平时难得一见的野生鸟类不期而遇。这里天蓝、草长、鸟飞,构成一幅生态长乐的优美画卷。

  近年来,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重点围绕湿地生态保护和湿地公园开发利用,大力推进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和恢复。

  目前,闽江河口湿地共发现鸟类266种,其中水鸟152种,占福建水鸟总种数的80.4%,每年在此迁徙停歇的水鸟总数超过5万只;累计退养还湿1264亩,治理互花米草2550多亩,公园开发建设750亩;联合开展生态保护教育和湿地保护行动累计达3万多人次,接待社会各界团体、群众参观10万多人次。

  加强生态修复 守护鸟类幸福家园

  去年8月,区政府颁布了《关于福建闽江河口湿地水产养殖场退养补偿实施方案》后,共签订了退养及生态补偿协议养殖场735亩。2018年我区制定《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方案》,规划通过物理除治、恢复乡土植被和营造水鸟栖息环境等方式三年内规划清除互花米草1800亩。同时,通过实施营造生态鸟岛、种植乡土植被群落、改造水闸等工程,将退养区域修建成适合鸟类栖息、觅食的场所,共建立湿地水鸟高潮位栖息地调节区860余亩。

  “我们建立海漂垃圾清理长效机制,四年来共累计清理600多吨。”福建省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

  打造生态旅游 推动人与湿地和谐共生

  近日,记者在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博物馆西侧看到,数十名工人分工协作,在湿地公园景观提升的工地上挥汗如雨。公园导览图上,可以清晰识别保护区入口、百榕街入口、牛山栈道入口以及观鸟栈道、生态鸟岛的具体位置。

  据了解,近年来闽江河口湿地打造了巡护步道及观鸟屋、砥砺观光道、鳌峰景观走廊、湿地特色生态农业园区、古榕文化街和翠涛书院等多个重要观光区域。在路网完善、公共设施建设、绿化提升和老旧设施修缮等方面加大投入,配备观光电瓶车、投放共享单车,并在公园景观节点修建休憩景观亭、木桥、码头、公共卫生间等共18处,丰富游客游览体验。

  “我们聘请专业公司对园区进行保洁及绿化养护等工作,目前园区绿化提升面积约400亩,种植苗木12.2万株。”上述负责人介绍。

  为了恢复栖息地生态功能,管理处通过租赁流转周边村庄鱼塘、实施河道清淤、投放观赏类水禽等方式,在水塘内营建大小不一的岛屿和浅滩,让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生态休闲达到协调统一。截至目前,共在园区内流转鱼塘并将其改造成水鸟栖息地496亩。

  通过一系列举措,近年来,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和公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全年累积记录水鸟88种55170只,数量同比增加超过1500只;获评3A级旅游景区并成功申报福州科技馆分馆,接待社会各界团体、群众参观5万多人次,相比2017年增加2万多人次。

  助力生态教育 唤醒公众环保意识

  为了分享生态保护成果,提升市民的湿地保护意识,早在2008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区委、区政府在保护区的毗邻打造国家湿地公园,并于2009年在公园内启动建设闽江河口湿地博物馆,用于广泛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湿地博物馆成为集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宣教平台。

  自湿地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就迎来了无数的访客,吸引着全国各地广大师生和志愿者前来参观学习,展厅通过视觉的冲击、触觉的辨析、零距离的感受,让参观者探索湿地与水鸟、湿地与人类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唤起人们尊重自然、保护湿地的意识。作为湿地保护宣教的标杆旗帜,湿地博物馆已然成为长乐生态教育的起航点。

  只有一代接一代的不懈努力,湿地才能得到有效保护。闽江河口湿地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教育普及校园是提高全民生态素养的重要举措,希望闽江河口湿地成为生态教育起航助力的地方。

  “保护湿地、保护候鸟,功在千秋、利在后代。”如今,闽江河口湿地公园正发挥湿地保护与利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过程,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努力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记者 陈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