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郑天挺在复员时的北京大学之(一)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6-07 16:57:35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编者按:郑天挺(1899-1981)字毅生,长乐首占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1933-1950年任北大重要领导人。1952年调往南开大学,任副校长,后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北大115周年时,北大出版社出版了《北大岁月》,其中有一篇《郑天挺在复员后的北京大学》,为他几个子女合写,文章、照片都很珍贵。笔者特节选、整理以飨读者,供了解当时北大情况和郑天挺的人生片段。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这给西南联大的师生带来了希望,昆明街头的市民到处游行欢呼,鞭炮齐鸣。像郑先生这样远离家庭8年只身来昆明的教授,其内心之喜悦,更不待言。

  (一)抗战胜利蒋校长离校从政

  正在这时,北大在人事上却发生了一个大变化。1945年6月,北大蒋梦麟校长要去重庆任行政院秘书长,此事引起北大同仁不小的波动。早在年初,蒋去美国考察教育,遍访美国东部、西部、中部和北部。北大教授们曾希望他此次访美,能洽购一些仪器、图书,并物色新教授,以对胜利后复校的北大建设和发展有所裨益。蒋具有丰富办学经验与行政才干,1930年后对北大振兴也有成绩,且有学术眼光,这已得到大多数教授认可;但他本人情况却有变化。蒋在美期间即应就秘书长之职。此事他事前既未与北大任何人商量,事后又不来信与教授们解释,因而引起一些人的不满。直到6月末,他就职后,才给郑天挺一信,说他仍可兼任北大校长。而西南联大常委事,拟请北大法学院长周炳琳先生代理,北大事务拟请郑先生偏劳。①

  6月底,北大教授会讨论此事,会议上引起多数教授(含郑天挺)的不满,教授主张根据《大学组织法》大学校长不得兼职的规定,既从政就不能兼任大学校长,蒋应辞职,建议在美国的胡适先生任北大校长。

  此前郑曾吾蒋太太告知“师十五、六年前已作过部长,此时北大校长地位不低,何必弃而作秘书长哉……”蒋太太言至谕必劝之不就……但又言“不如作个部长……”早在5月28郑先生日记曾记下看法:“重庆消息传:宋子文将请孟麟师为行政院秘书长,师已允之。余疑其不确,果有此事,未免辱人太甚,不惟个人,之耻,抑亦学校之耻,师果允之一生在教育界之地位全丧失无遗……。6月22日郑又写信给蒋校长,提出三点建议:大意是1.同人属望甚殷,此次回国末能先到昆明,应来书向同人有所表示。2.为复校方便计,联大仍用委员制为宜。3.提胡适之师为继任人。又作书给傅斯年亦说明2、3两点……

  关于胡适作校长一事傅先生8月12月给郑先生信中说:“北大问题请胡(适)先生,不是办不到要大家努力。……我们应写信(分头)劝驾去……””我们为北大,必须积极去干……。”②

  关于北大复校问题8月22日傅又由重庆给郑一信,谈北大复员事“……所有北大房子、东西以及伪北大各部门工、医、农,以及东方文化图书馆,以及其它……可能有之物,一齐由北大接收。我们第一件是推定赴北平的人。弟意兄最好,能多一人更好……,此点弟必坚持,否则(我)决不在此效劳。兄去最相宜。因一切可以顺手。”③

  9月份,教育部宣布任命胡适为北大校长,傅斯年为代理校长。同时决定郑先生北上负责复校。

 

  (二)返北平接管北大

  9月初,郑先生北上,负责北平复校及学校接收复员工作。教育部也设立平津区复员辅导委员会,由沈兼士领导,郑也参加。当时北大教授对战后北大之振兴,均抱极大期望,在临行前教授们对郑亦一再嘱托,此前傅斯年由重庆转来教育部对他的建意,及郑所送复校意见的批文:“北京大学历史既久,成就尤多,对国家之贡献更大,以其过去历史与基础应为国内最健全之大学,战争结束后,便当使之恢复扩充,成为世界第一流大学”④、“对战后恢复北大规划,凝将马神庙(包括三院在内),划并附近房屋与地皮加以扩大,添设医学院与附属实习医院……至农、工两院以旧北平大学农工两院址加以扩充为宜……”⑤。郑先生深感此次任务责任之重,但那时交通工具异常紧张,教育界排不上队,他9月3日由昆明出发至重庆、南京各候机一个月至11月3日才到北平。

  日伪时亦成立了一个伪北京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及艺术专科学校,9月学生都在上课。由于时间来不及接收,教育部已决定其先照常上课,改称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分8个分班),校中师生亦不动,陈雪屏为主任,对教师进行“甄别”。

  郑先生返北平后,家住前毛家湾一号东院和后院,房子是租经济史学家黄序鹓的,房租很低。这是一条宁静的小胡同,路北都是旧四合院,胡同外就是北大医学院校区。胡同2、3号是大律师余××的两个四合院,4、5号是蒋梦麟校长的两套房,当时他在南京,所以陈雪屏,傅斯年等来北平,无处住的人就暂住这里,因此北大复员时,很多重大事,都是在这里商定的。⑥

  郑回京后不能接收。且北大与清华情况不同,原有校舍已全部被伪北大占用。因此他只能抓紧时间,弄清北京日伪机关用房情况,作大量调研并向战区、行营、市府等单位呈送公文报告,并多方奔走以争取在北大周围和市内,多接管一些日伪房产,以供昆明教授、学生回京之急需。但当时国民党接受大员正在为个人争抢房产,工作推进极慢。1946年,北大又加派曾昭抡、杨振声、郑华炽、俞大绂来平工作。这些工作直到报告批复后,1946年春夏傅斯年代校长抵平才大刀阔斧地进展起来。1946除原校区外,他们先后接管了东厂胡同,翠花胡同作文科研究所,又接管了老国会大厦和国会街宿舍,作为北大四院和出版社……,还在学校附近接管了中老胡同、翠花胡同、东四十条、府学胡同、南锣鼓巷、等十余处房产作为教授职工宿舍,以后又接管了伪北大医、农等学院,并在西安门接管了伪治安军总署房产,由善后救济总署弄来250张病床,开办了北大医院。⑦

  当时除大量接管房产外,郑报请教部要求在1946年拔给4亿科研经费以供发展。报告说“本校各学院除负责教学之责外,兼负发展研究工作之责;……北大文学院以其历史悠久,设备完善,教授充实已能负此项使命……复员后各学院之研究所均即设立,依资此项方针推进,俾完成一完善之学府……”⑧

  1946年夏昆明三校师生陆续回校,总算初步有了住处(当时清华部分学生也住在北大四院),7月30日胡适校长到达北平就职校长。此时学校在傅斯年代校长及郑先生等各教授努力下,学校校舍及教授人数都得到成倍增长,为北大的战后复兴初步填定了基础。(待续)

 

  ■文字整理:陈瑞衡

  注:

  ①《郑天挺先生学行录》封越健、孙卫国编、中华书局第189页记

  ②③《北大复校时的傅斯年与郑天挺》郑克扬原载(文史精华)1999.7期《郑天挺学行录》中华书局第264页

  ④⑤郑天挺书信影印件(未刊)

  ⑥文革中林彪把前毛家湾和中毛家湾房屋围成一个大院居住。

  ⑦⑧北京大学史料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学珍、郭建荣主编第822-837页·第747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