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民生热点 >> 正文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名单公布 福州两项科技成果获一等奖、一人获重大贡献奖

http://www.clnews.com.cn  2024-04-13 12:17:46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发布。

  根据《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经过评审、研究,决定对2022年度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共授予省科学技术奖197项、重大贡献奖2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3人。

  记者从福州市科技局获悉,在榕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90项科技成果获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奖。

  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由福建农林大学团队研究的“植物蓝光受体隐花色素原初光反应机理”获得;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1项,由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大学联合报送的“高强度超薄化学钢化汽车玻璃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有14项。

  此外,福州另有1人获得重大贡献奖、2人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关链接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植物蓝光受体隐花色素的开关

  福建农林大学团队研究的“植物蓝光受体隐花色素原初光反应机理”,获2022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研究在拟南芥中发现了目前已知的自然界中最古老的光受体——隐花色素的工作原理,标志着我国在光信号传导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光是影响地球上所有生命体系的重要环境因素。动植物均通过光受体蛋白感受感知光信号。其中,隐花色素是一种蓝光受体蛋白,控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生长发育、开花时间、抗旱性、抗病性等;控制动物对地球磁场的感应;控制人类的生物钟与昼夜节律,影响人类肥胖症、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

  “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发现了植物蓝光受体隐花色素的开关,揭示了CRY蓝光受体的原初光反应原理,即隐花色素是怎样工作的。”福建农林大学植物光生物学研究团队负责人王琴介绍,“隐花色素是一种光受体。所谓‘光受体’,就是光能够激活它,使它在光下工作。我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前,隐花色素的光激活机制一直是个谜。我们发现其实黑暗中隐花色素是个单体蛋白,蓝光照射后,它可以从单体变成多聚体(多聚化),然后就有了活性。隐花色素单体和多聚体的转变就像开关,控制着隐花色素的活性。我们后续的研究还发现了这个开关的正负调控机制,进一步证明隐花色素通过多聚化反应开启其调控植物光形态建成与光周期开花的活性。”

  该研究成果为未来提高农林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精准调控农林作物花期等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我国乃至全球农业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有了这个研究成果,今后,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植物的隐花色素,来调控植物的花期。

  研究团队还根据隐花色素在进化上的保守性,进一步提出了“其他生物的隐花色素也存在类似机理”的假说,为将来通过控制生物钟运行来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研究成果以福建农林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在《科学》等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代表性论文共他引388次。

  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

  福耀无框汽车玻璃 高刚度高强度

  无框汽车玻璃能增加汽车的“颜值”,深受汽车厂商和用户的喜爱。现在,越来越多的无框玻璃出现在各类汽车上。“颜值”在线的同时,它的内在美也不容小觑。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大学联合报送的“高强度超薄化学钢化汽车玻璃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获2022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

  传统的无框门玻璃通常采用纯物理钢化玻璃或半钢化夹层玻璃,二者皆存在一定弊端。纯物理钢化无框门玻璃,刚度足够但强度不足,玻璃边角在关门时可能会产生裂纹,同时因为是单层玻璃,所以也无法搭载隔音隔热效果;半钢化夹层的无框门玻璃虽然可以搭载隔音隔热效果,但其刚度不足,玻璃与门框可能出现缝隙,导致雨天漏水,另外其强度也不足,容易产生裂纹。

  为解决以上难题,福耀推出了高刚度高强度无框汽车玻璃。该玻璃采用了内片1.1化钢+中间层PVB+外片3.5全钢化结构。其中,内外片厚度和形状不对称,既有钢化玻璃的刚性也有夹层玻璃的隔音效果;内片采用1.1mm化学钢化玻璃,在提升玻璃强度的同时又降低玻璃和车上的重量;内片还采用半C型磨边,控制内外片叠差,有利于保护密封条,减少安装力。另外,这样的无框汽车玻璃还能更贴合车身,雨天也不怕漏水。

  据介绍,福耀的这款无框汽车玻璃已于2022年开始量产,目前已收到10余个品牌客户的订单。

  重大贡献奖:

  果树种业“芯片”研究专家郑少泉

  郑少泉,曾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此次,他获得2022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

  郑少泉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他几十年如一日专注龙眼、枇杷种业“芯片”研究,从科研骨干成长为果树研究所的负责人、龙眼枇杷学科带头人。

  20世纪90年代末,郑少泉率领“龙眼枇杷研究室”成员着手种质资源圃重建,对基础设施和种质资源进行全面更新,前后历时近10年。他和团队成员经常要翻山越岭搜寻种质资源,足迹遍布云南、海南、贵州、四川等地。

  我国枇杷种质资源丰富,共有15个种,而在位于福州的种质资源圃就保存了12个种、800多个品种。这是省农科院五代人花了近50年时间才搜集到的,郑少泉是第三代。

  郑少泉从事果树资源、育种、栽培等研究30多年,长期主持龙眼枇杷资源搜集保存工作,搜集保存种质资源1118份。他提出龙眼花果发育“光温钝感”理论,建立高效龙眼、枇杷育种技术体系;育成符合市场需求的龙眼、枇杷系列新品种(系)23个,通过审(认)定15个;主持育成的“冬宝9号”为国际上第一个杂交龙眼新品种,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业主导品种;育成的“早钟6号”连续20年成为我国枇杷主栽品种,其种植面积占世界枇杷种植面积的22.4%。

  郑少泉带头建设运行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龙眼枇杷基因库——国家龙眼枇杷种质资源圃(福州),创建了种质鉴定评价技术体系和标准,筛选和创制了熟期、果色、香型各异的龙眼枇杷新种质130份,为新品种的持续选育奠定了种质基础。(记者 梁凯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