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吴航纪事 >> 正文

看,长乐的乡村振兴之路!

http://www.clnews.com.cn  2022-08-26 15:41:06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

  长乐新闻网讯 一座座新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管理精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尽情地在长乐的田野上铺展。长乐在“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指引下,全面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持续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

  没有哪一组数字比这更有温度:2021年我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37元,比增11.4%。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村庄覆盖率达100%,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98.97%;农村垃圾治理率已达到100%,全区共有209个村(社区)保洁已实行市场化运作,市场化比例达90.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达80%以上;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

  高标推动让农业更有奔头

  全园物联网远程控制、智能化粮食烘干服务、全过程质量管控……雪美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总经理李向雪指着眼前的温室大棚坦言,这样的设施投入不菲,但有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鼓舞,让他们看到了农业的奔头。

  雪美农业年产蔬菜和粮食6万多吨,总资产3亿元。公司建设有蔬菜供销服务中心,保鲜冷库、冷链配送、种苗繁育中心、智能化温控钢架大棚,采用水肥一体化喷灌技术。水稻烘干中心,日烘稻谷300吨,全部数字化调控。蔬菜检测中心,物联网监控中心。种有水稻、花菜、西兰花、甘蓝、辣椒、西红柿、黄瓜等几十种。公司采用现代农业标准化管理模式,运用农业“五新”技术,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入手,常年为果蔬市场提供“优质、安全和可靠”的农产品。并积极围绕“服务三农,助农增收”这个中心,以服务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基础,创新经营机制,拓展服务领域,与农民之间搭起一座紧密联系的桥梁。

  在长乐,像雪美农业这样的新型农业项目正越来越多。

  乡村振兴,首先要实现“产业兴旺”。我区在“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指引下,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动农业产业稳步发展。着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富有长乐特色的农业产业,全区225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27个村超过100万元。区财政每年安排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重点扶持休闲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发展,打造了雪美农业、茂丰农业、飞思农业等现代化农业品牌,推广了“青山”龙眼、“漳港”海蚌、“聚泉”烤鳗等一批特色品牌农产品,培育了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家、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16家。2021年龙头企业产值突破91.4亿元,同比增长15.85%,超过全区农业产值增幅9.95个百分点,拉动了我区一产产值提升。

  人才也是乡村振兴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我区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来抓,注重挖掘“能人”、引进“高人”,努力打造服务长乐乡村振兴的一流“智库平台”,让真正“一懂两爱”的人才去振兴乡村。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任务,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更需在深化农村改革上下足功夫。我区推进省级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实施,出台“长乐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行动方案”和“鹤上镇蔬菜产业强镇”建设方案和培育38个专业村“一村一品”发展计划,全区共有1个国家级、7个省级和5个市级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园)、一县多园”的梯次布局。推进渔业转型发展,制定出台《福州市长乐区扶持远洋渔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实现远洋渔业企业零的突破。

  示范引领让农村更有看头

 看,长乐的乡村振兴之路!

  古槐镇一隅

  长安村、象屿村、青山村、屿北村、琴江村、百户村……每年,我区都会进行各村评比,光荣上榜的村落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我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效,并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打造乡村振兴典范,生态宜居是底色。”区委乡村振兴办负责人表示。

  傍晚时分走进乡村,但见亭台廊道掩映在绿树之间,村民三五成群,或闲坐,或聊天,或在文化广场上跳舞健身。一条条新修的沥青路直通村民家门口,而村民庭院内更是树木蓊郁……这样充满乡野情趣的村庄,在长乐已是星罗棋布,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打造生态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着重提档、升级。

  落实“一长两员”(公厕长、保洁员、管理员)制度,将公厕管护情况纳入农村垃圾治理考评项之一,强化日常卫生保洁。目前,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村庄覆盖率达100%,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98.97%;农村垃圾治理率已达到100%,全区共有209个村(社区)保洁已实行市场化运作,市场化比例达90.8%;全区大部分村(社区)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系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达80%以上;投资7.8亿元的车里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式运行,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建成垃圾分类屋363座;贯彻落实“河湖长制”,投入698万元向社会采购河湖物业化管理服务,设立河湖治理基金,整治入河排污口2448个,完成26条、总长28.6公里的河道清淤。

  美丽乡村离不开文明新风引领。近年来,我区坚持“教导结合”,全面塑造淳朴文明良好乡风,厚植乡村振兴人文底蕴。

  如今,在高标准、规范化建设的农村文化礼堂里,各村常态化开展教育教化、乡风乡愁、礼仪礼节、家德家风、文化文艺等各类活动。同时,我区还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机制。

  文旅融合让生活更有劲头

  以文促旅,以旅带文。我区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这些散落于各处的丰富文旅资源,为我区打造优质的文旅项目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打下了美丽的底色。

  对此,我区依托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产业特色,按照“串点连线成片”的工作思路,谋划形成“富含生态文化和乡村文化的沿江线”“富含海洋文化和数字文化的沿海线”“富含传统文化和工业文化的中间线”等三条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着力推动“吃、住、行、娱、购、游”等全产业链整合串联。同时,探索集中成片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初步谋划形成闽江口片区、董奉山片区、滨海片区、洞江湖片区、陈塘港片区等五大片区,以企业化、市场化方式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

  我区还创新推出“云游长乐”智慧旅游平台,成功亮相全国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创新引领乡村旅游未来”专题智慧旅游展区,得到了文旅部的充分肯定。邀请CCTV《味道》栏目组走进长乐,发掘属于长乐地域特色的舌尖味道,用镜头述说独具魅力的长乐故事。出版“海丝拾古”“美丽长乐”等系列丛书、图书,全面展现长乐历史和文化遗存。深入开展全年度节庆营销,依托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东湖数字小镇、猴屿侨乡番客文旅小镇、梅花古城等优势文旅资源,成功举办了“乡约猴屿·常来长乐”乡村文化旅游节、“梅城弄笛·遇见丸美”福州鱼丸美食节、“福州(长乐)青山龙眼”文化节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富有长乐特色的文旅宣传活动,乡村旅游市场持续火热。2021年,我区乡村旅游共吸引游客284.85万人次,同比增长96.6%;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4.14亿元,同比增长65.1%,占全区旅游收入的48.4%。

  百尺竿头扶摇上,千帆竞发勇者胜。美丽的长乐乡村大地上,长乐儿女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成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指引下,长乐的农村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记者 陈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