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黄世鼎《吴航诗话》之“杏林春暖”

作者 黄世鼎

http://www.clnews.com.cn  2016-05-09 09:19:20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辞海·杏林词条》:“相传三国吴董奉为人治病,不受报酬,对治愈病人,只求为其种杏树几株,数年后,竟得杏树十余万株,蔚然成林。后常用以称颂医家。如‘杏林春暖’、‘誉满杏林’。”

  董奉医术高明,与南阳张仲景、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

  董奉,字君异,号拔墘,祖居长乐古槐董厝村。大约是出生于公元169年左右。董奉从小钻研很多古代有关医药方面的知识,采集各种树木花草加以研究实验,根据药物的颜色、气味和生长的季节、地方等,分别种类、性质。同时发明了很多古代所没有的病源、医理。

  董奉大概在公元207年,长期隐居豫章(今江西)庐山之下,像在家乡福山(后改为董奉山)一样,行医治病,不取钱物,重病愈者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董奉在杏园建一草仓,人们要以谷米换取杏果。然后将贮藏在草仓中的米谷供应穷苦人家。董奉暮年回到家乡,来到六平山中,选择在“小有洞天”建炉炼丹,至今“丹灶”犹存。笔者就住在六平山下,与六平山结下不解之缘。六平山乃是一座充满灵气的海滨高山,峰峰相连,层峦叠嶂,形胜雄奇,风光秀丽。它由“小有洞天”、“如有洞天”、“初有洞天”三景点组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一百多幅摩崖石刻遍布山上,至今还赫然在目。

  在如有洞天,有一长方形摩崖竖立。该摩崖高1.5米、宽0.7米,上部有鼎窝、灶门。在灶门左旁,有“丹灶”两字石刻。据传,这是董奉炼丹之处。但“丹灶”长期湮没草莽之中。1996年秋,笔者与村民开辟六平山景区,披荆斩棘,“丹灶”才重见天日,为此,笔者特赋一律,以表情怀:

  春烟覆釜岩灶床,翠竹丛中隐隐藏。

  漫道神医炼丹处,声名从此遍吴航。

  长乐出了个大名鼎鼎的医家,充分说明长乐是钟灵毓秀之地。

  为了表达敬仰之情,把董奉家乡的福山,改名为“董奉山”。

  董奉山主峰海拔577米,气势雄伟,森林茂密,沟壑纵横,云雾缭绕,是长乐境内的主要山峰,也是福州区域主要山峰,享有“一旗二鼓三董奉”的声誉。

  为了纪念“杏林始祖”——董奉,在董奉山南麓建造“董奉草堂”。草堂依山而筑,具有鲜明的汉代风格。内有董奉雕像,建造长乐中医馆、南雅堂等馆舍;,构筑华佗亭、仲景亭、董奉亭、杏园等亭院。草堂四周遍植杏树,百草芬芳,韵味深远。

  董奉长期隐居庐山,为民治病,留下许多杏林遗迹,为庐山锦上添花。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部耸立鄱阳湖、长江之滨。主峰汉阳峰,海拔1473.4米。山中群峰林立,飞瀑流泉,云海弥漫,集雄奇秀丽于一体,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这座名山,是文豪诗家必游之地,他们留下许多与杏林有关的名篇佳句。李白写有“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杜甫“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王维将董奉之杏和陶潜之菊相持并论,是对董奉特殊的赞誉:“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

  清代征士放《杏林诗》,对董奉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古诗注解]

  [1]杏以代耕耘:董奉以“杏易谷”,代替耕田种谷。

  [2]山下虎收谷:《神仙传》记载:董奉在龙虎山采药,一只老虎喉咙卡着一大块骨头,大声喘气,祈求董奉为其取出。董奉用胳膊套上铜套,将骨头取出。为了报答董奉救命之恩,主动守护董奉“以杏换谷”的草仓,防止被盗窃,同时监视杏谷的等价数量。

  [3]溪边龙出云:庐山北向莲花峰下,现称龙门沟地方。董奉去世后,当地人怀念他,在升仙处建太乙宫,观内有丹井,观后有种杏轩。这句诗意为董奉升仙好比龙出云海,普降甘霖,造福百姓。

  [相关链接]

  黄世鼎《修复六平山名胜记》

  六平之主峰北涧山,巍然屹立,奇岩怪石,苍松翠竹,相映成趣,目不暇接。数道溪涧潺湲其中,泉水清醇可口。古往今来,系文人墨客探胜寻幽之处。满山摩崖石刻琳琅满目,琳琅满目多为明朝部侍郎陈省父子所题。

  山麓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初有庵”尤为清雅。拾级而上,路旁有一亭,乃旅美华侨刘祥惠兄妹五人共造,以表怀乡念祖之情,故曰“永思亭”。半山腰重建之“乾坤一草亭”,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登亭休憩,油然而生怀古之幽思也!稍东,有一泓清水,曰“无底之谷”也。谷阔丈许,深不可测。临泉览影,令人爽然。亭止方,曲径通幽,则“如有洞天”之故迹焉。期间“朝阳”、“作鳞”二洞,岩石嶙峋,巧石天生,情趣盎然,内有一丹灶石,相传乃董奉炼丹处。上万松岭,荫浓蔽日,松涛此起彼伏。过“松风亭”重嶂陡壁,狮首岩兀立,北涧寺隐约可见。狮首岩正对西方,每当夕阳西下,霞光云影,五彩纷呈;若逢晨雾弥天,烟岚旋转,北涧寺居高临下,隐蔽出没,犹似玉宇琼楼焉!

  北涧寺前身即东溪精舍。明洪武间,江田陈洵仁讲学其中,吴实、马铎、陈全、李骐等十人俱出其门,后皆登科高中。

  沿北涧寺崎岖小径而上,马埕水库呈现面前。水库方圆三十亩,碧波粼粼,或能点缀小舟数叶,别有一番情趣。

  六平山风景区之修复,为民筹公助共创社会公益事业,树一方之范例。盼父老乡亲,群策群力,慷慨解囊,让景区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