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溪上巷

作者 张端彬

http://www.clnews.com.cn  2017-06-19 16:40:02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太平桥东桥头沿着汾阳溪、傍着芝山西向山麓的溪上巷至今还留下许多古迹,留下许多乡愁,为人们啧啧称道。

  宋熙宁九年(1076)状元莆田人徐铎到六平山。这里的灵山圣水令他流连忘返,竟然在汾阳溪东岸筑室而居。以后他的住宅被改建为“种芝宫”。尽管徐铎的住宅面目全非,但正厅前一口水池(约四十平方米)。却令人叹为观止。不管烈日当空,溪涧断流,还是大雨滂沱,山泉迸发,池中的水位不增也不减。内中谜团,至今尚未破解。清道光己亥(1839)汾阳境三社铺乡亲鸠集款项用花岗岩建造一座横跨水池的石桥。石桥直通大厅正门。石桥小巧玲珑,桥栏设计卷书型图案,典雅大方。池内绿水情波,不时有金鱼戏水,情趣盎然。正厅堂一副楹联道出“种芝宫”沧桑变化的景观:“历劫景犹存方池印月,探幽宫不见古堞斜阳。”

  “种芝宫”的隔壁就是“威武将军庙”。王审知在福建掌握军政大权后,任命从弟王想银青光禄大夫攝令长乐。当时王想家住芝山(六平山余脉)下,在王审知授意下,王想在此建了座“威武将军庙”,纪念从兄威武军节度使王潮(王潮死于乾宁三年即896年)。庙不大,仅十平方米左右。庙中立一块青石碑。碑高1米,宽0.4米,碑顶为半圆形。碑上书“威武将军”四字。字体结构端正,气势浑雄,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系唐代珍贵的文物。此青石碑历经千年战乱,仍保持完好,实为难得。此碑镶嵌在庙正中的墙壁上。庙中还摆着石香炉一个,香炉系清咸丰年间制作的。香炉长0.5米,宽0.4米。外表朴实、大方。亦为珍贵的文物。

  赵以夫在此建了“芝山堂”。赵以夫(1189—1256年)何许人也?《四库全书》经部•《易通》六卷著作辑要:“宋•赵以夫撰。以夫字甫,宗室子,居长乐。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官资政殿学士。”究竟他住在何处呢?原来他住在长乐芝山下的汾阳溪旁,建造“芝山堂”,以享天年。赵以夫在《贺新郎•双兰》一词的《小序》这样写道:“芝山堂下,兰开双花,瓣外环,两心中立,有同一之义焉。瑞莲、嘉禾,歌颂多笑,此独创见,小词纪之。”赵以夫家居芝山之下的汾阳溪旁得到有力的印证。无独有偶,明兵部侍郎陈省的父亲陈大濩也在芝山山麓建立了益草堂,日夜与山水为伴,撰写了组诗《芝山楼十景》。

  虽然赵以夫住宅“芝山堂”和陈大濩的“益草堂”踪迹俱无,但从这两位文人留下的诗篇,当时芝山汾阳溪一带旖旎风光依稀可见。

  “种芝宫”隔溪对面是仅存的汾阳溪第一碓房。上世纪三十年代东关“福兴碾米厂”、西关“恒余碾米厂”先后在此兴建。

  当地人也在沿溪兴建九台碓房水车,利用水力带动石砣起落,代替体力“舂米”。最后一台碓房又称“磨房”。这一“磨房”系黄良进兴建。现将残存的磨盘与石臼搁置原址,以飨旅游者。

  离第一碓房一箭之地就是“苟有山房”。山房主人郑森荣,原名绍虞,字思杰,号甲峰,古槐龙田人。清咸丰己未年(1859)举人。官崇安训导,著有《苟有山房诗》一卷。郑森荣在苟有山房内构筑“望有楼”以供眺望“三有”(初有洞天,小有洞天,如有洞天)之便。汾阳溪穿过一片片翠绿的田园和林地,流经芝山这一段溪水泉声柔和细弱,婉转轻盈。郑森荣又创建“环碧台”、以便登台听泉。郑森荣与山水朝夕相处,情不自禁,挥笔写文:

  苟有山房望有楼,前山环碧后山幽。

  主人身后汾溪水,只听清声静日流。

  公元1883年暮秋,郑森荣撰写《汾溪十二景》,把这里的青山绿水描绘得淋漓尽致。

  溪上巷顶端就是名闻遐迩的汾阳王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