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翰藻扶摇

——长乐筹峰刘氏大宗祠

http://www.clnews.com.cn  2023-05-26 16:45:42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翰藻扶摇筹峰秀,杆碣旗扬古巷深。素有“历史文化名村、朱熹讲学之地”之称的长乐区筹峰山下二刘村,有一座宗祠,始建于宋淳熙年间,为附近百村刘姓共有,故称“刘氏大宗祠”。该宗祠以“大”字命名,为全国乃至全省刘姓宗祠所罕见。

翰藻扶摇

刘氏大宗祠内景

  1 宗祠古厝 珠联璧合

  二刘村历史悠久,站在村中的宋代古桥——云龙桥上四望,宗祠、古厝井列,古风盎然。

  此地自古士子众多,他们荣归故里必起梁造厝,保存下来“六扇五”“四扇三”规模的古厝达数十座。古厝依山而起,四合院式,砖石围墙,雕梁画栋,极为讲究,展示了典型的清朝建筑风格。庆武堂、树德堂、勤有堂……各房堂号,各有故事。其中,建于清代的刘永标故居引人瞩目,这一家族共走出11个进士。刘建韶与林则徐为同科进士,林则徐充军时,还曾将妻儿托付于他。

  沿着石板路前行,古厝、古井、古旗杆碣、古晾衣竿石础、古磨盘……它们像历史掉落的珍珠,洒在这个千年村落的角角落落,掷地有声。村中墙面斑驳的老屋,与“皇宫式”大厝连排端坐,悬山式屋顶曲线优美,马鞍式山墙错落有致。从古桥处张望,不远的地方有一角高高扬起的燕尾脊,它就属于刘氏大宗祠。

  2 朱熹定址 题训传家

  二刘村刘氏始迁祖刘晖,于宋太平兴国二年从福州凤岗里刘宅迁此。千余年来,其后裔有六支房,传39代,迁百村,衍万户,成为当地大家族。二刘村则因南宋时刘砥、刘砺二兄弟受业于理学大儒朱熹而得名。

  “筹水长流日映华堂呈瑞气,阳山秩翠呈辉通栋献祯祥”,这副祠联点出刘氏大宗祠的形胜。祠坐南朝北,筹水环绕。建祠时,祠址由大儒朱熹选定。宗祠仿古翘角,青瓦风火墙,木结构,直透二落,古朴厚重,蔚为壮观。

  宗祠前座于1964年重修,为双层砖木结构,面积168.8平方米。前埕曾矗立八块石碑,后遭破坏。中间十级石阶,以“十”寓“旺”,意指刘氏家族兴旺发达。石阶前有双古井,井水清澈透明,浑似“龙目”,为古祠增添了不少神秘感。

  堂内两面墙上的四个大字“忠孝廉节”,亦系朱熹赠题,作为族训。祠内堂原悬挂进士、文魁、恩贡等几十面匾额,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破坏殆尽。

  后座称为溯源堂,于1989年修建,为仿古原样的七柱四扇五间结构,面积247.1平方米。堂中神龛存放9尊先祖神位灵牌,最高位系唐司马参军、入闽二世祖贻孙公与王夫人之神位;还有画像2幅,一是入闽始祖刘存和“五忠八贤”画像,二是始祖刘在像。刘存、刘在是胞兄弟,因刘在于河南固始病故,其兄刘存携三侄随王审知入闽,刘在公后裔感其恩德,故同祀之。

翰藻扶摇

二刘村晦翁岩龙峰书院

  3 四代五贤 缘结朱子

  祠内还列有刘家祖上四代五贤,皆与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关系非同一般,《福州府志》《闽书》均有记载。

  “五贤”即指宋代刘嘉誉、刘世南(嘉誉之子)、刘砥(世南长子)、刘砺(世南次子)、刘子玠(刘砥三子)。宋绍兴十二年九月,13岁的朱熹随父朱松拜访刘嘉誉等人。这是朱熹第一次感受到朱家与刘家的世交夙谊。

  绍兴二十年七月,朱熹登进士第授泉州同安主簿后,专程到长乐拜访刘嘉誉、刘世南父子,可见他是个尊亲敬贤之人。绍兴二十七年,朱熹同安县主簿任满北归,又到长乐拜访刘世南。他获悉刘嘉誉已投理学家李侗门下,就转赴剑浦县,拜李侗为师。朱熹、刘嘉誉同在李侗门下学习长达四年。庆元二年,朱熹为避“伪学”之禁,应刘世南邀请到长乐二都龙门刘氏庄园讲学,此处后辟为“龙峰书院”。他寓居二刘村龙峰山期间,著书立说,授经讲学,故龙峰岩得名“晦翁岩”。

  刘世南将儿子刘砥、刘砺托付朱熹,请朱熹为二子授学。后来,刘世南还将父亲刘嘉誉的寓居——连江县今蓼沿乡定田村的庄院作为朱熹讲学之所。刘砥、刘砺两兄弟陪侍朱熹在其地多处讲学。后来刘砥、刘砺也成为理学贤达,龙峰岩由此又称“二刘岩”,二刘村也因此名扬闽都。

  庆元五年,刘砥病逝,朱熹极为伤心,于次年也去世。刘砥三子刘子玠拜朱熹女婿黄榦为师,考中进士,后弃官钻研理学,著《孝经衍义》3卷、《丰城诗集》2卷,成为一代乡贤,名列二刘村中的“八贤里坊”。

翰藻扶摇

朱熹及刘砥、刘砺两兄弟的画像

  4 袍笏继世 贤达辈出

  祠堂内的另一副楹联——“八贤齐举一门千秋道学传正理,六系分衍八闽万株荆树叶芳华”,道出二刘村不凡的人文源流。这个宗族走出了21名进士,特别是刘砥、刘砺兄弟,以11岁和9岁的年龄,同登宋乾道二年童子科进士,传为佳话。

  宋明清三朝,二刘村官宦辈出,有副都御史、吏部左侍郎刘沂春;奉政大夫刘宪翁、奉直大夫刘宏翁、知府刘建韶、通判刘大亨以及知县刘嘉誉、刘嘉猷胞兄弟等;迪功郎刘嘉绩、刘毅、刘仲芳、刘庆祖等;将仕郎刘嘉宾、刘经国等;司理参军刘世南、翰林院编修刘成杰、教授刘树桂、教谕刘宝翁等。在清朝,刘氏一族四代出了7名进士15名举人。刘永标、刘永树兄弟,刘建韶、刘建庚兄弟,刘建韶侄、子、孙均为进士;刘建韶六兄弟五人中举。可谓“忠信孝悌之里,读书袍笏之乡,蔚为盛哉”。

翰藻扶摇

宗祠内精美的漆画

  5辛亥英烈 血铸黄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福建十杰之一的刘六符也是二刘村人。他幼入乡塾,后入闽县学堂,旋又考入福建法政学堂。刘六符以报国为己任,寄慨诗文,署名“热啸”。他目睹清廷腐败,丧权辱国,感时局危迫,非热血无以自存,遂决心习武,考入福建讲武堂第三期,后与革命党人过从甚密,胆识逾壮。

  宣统三年(1911),孙中山策划举事于粤,刘六符踊跃与役,偕林觉民等志士于4月26日抵香港,次日潜入广州,请为死士。下午,敢死队率先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六符浑身裹挂,奋勇拼杀,挥弹纵击,遍搜督署,未获总督张鸣岐。清援兵骤至,他被围数重,亦身披数创,仍复左冲右突,杀敌无数,终因弹尽力竭被执。面对严刑鞫讯,刘六符坚贞不屈,直呼“血性青年,当为国为民,可叹回天无力,唯一死快哉,欲杀从速”。就义时,刘六符年仅25岁,可谓“血铸黄花,勇冠当世”。

翰藻扶摇

刘氏大宗祠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