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走进凤凰

http://www.clnews.com.cn  2012-11-28 10:35:16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凤凰,我从前总认为跟仙鸟凤凰有关,即使是神话中的鸟,但那也算是吉祥舒心的鸟。可来到凤凰后,却找不到跟这仙鸟有什么关联,或许可以说这地名曾传有仙鸟在这山城中展翅飞翔吧,后来不知落在何方。这就是这地名的来因了?云里雾里!

  凤凰,到处是酒吧、网吧,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到这里,为了寻找一种灵魂的安宁与慰藉,在这桃花源似的山坳夜晚,忘我地聊呀聊,聊完走进酒吧,不停地喝呀喝,然后,不管天涯海角的聊友酒友,就在似醉非醉中,双双躲进旅馆,成就了凤凰现在是一夜情居全国之首的传言。这是哪个无聊之徒统计的呢?还是云里雾里!

  其实,我对凤凰的景仰,还是因为那个云里雾里的女孩——翠翠。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可以说女孩吧,今天应该在某个中学读书,可沈从文却让她与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联在一起。还有山里的那条江,这些都给小小山城倾注了太多太多的魅力。可如今站在这江边,却找不到那江水的美。她没有什么特别,也不见得碧绿清澈。只是跟前晃动的总是翠翠那明亮的双眸。

 

   沈从文的凤凰

  凤凰的关键词就是湘西、沈从文。湘西是一个地域,而沈从文的魅力应该就是1988年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吧。还传说,应该就是评上了,但,由于沈从文去世,而把他取消了。不知准确与否。

  沈从文以一个“乡下人”的身份,从凤凰走进北京、走进上海。我想,他那小学程度的山里人哪来的勇气与胆识呢?如果是今天,不过是大城市里到处都可以找到的一个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而已。但,沈从文他却成功了,成为一代文豪,成为让当代那么多文坛大家赏识的大文人。胡适推荐他当上了大学老师,徐志摩成为他的好友。并且,娶到了大家闺秀张兆和。

  听一个当高中语文老师的文友说起沈从文与张兆和的故事。沈从文第一天到张兆和所在的班上上课,见到张兆和就一下子呆住了。足足呆在课上十五分钟,我想这是夸张吧。等他突然醒悟过来,不知道自己怎么讲课,就拿出书本,低着头不停地读着,读着,然后又匆匆下课而去。此后,他开始写情书,不停地写,可张兆和一封信也不回。后来,张兆和捧着一大叠的情书去见校长胡适,并说明了缘由。胡适很认真地一封一封地看着,就对张兆和说:“写得不错呀,很有文采呀,你可交往吧!”

  这个语文老师讲的故事也让班上的那些高中学生听呆了,个个都迷了似的。我查阅一些资料,也确有这样说法,就算这故事有了记载,或是注脚吧!

  沈从文在文坛确定了很高的地位,许多作品不断出来,包括著名的《边城》。可他的作品许多都离不开湘西凤凰的印象。翻开沈从文的作品,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他对湘西独特、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的精彩描绘。那些山城中的秀美、峻奇、清秀,无不令人产生心驰神往之情。还有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的地方风物、人文风光及生活习俗的有趣描写,凸显出湘西民族生活背景的别种韵致。在许多作品中,他始终营造着一种简朴、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培养与保留着人们古朴的生活观念与道德观念。

  沈从文对家乡,对湘西,对那条江,都倾注了太多的感情。那条江是凤凰人的母亲河,只因有了那条江,凤凰才灵动,才会在现代文明的当今,有那些人在这里寻找那片心灵慰藉的伊甸园,用那宁静无纤尘的水流,涤荡灵魂的蒙尘。在沈从文笔下,“河”已不只是一个纯粹“物象”,它是沈从文怀着深厚的“乡下人”情结,在与都市的长期磨合中,对湘西的眷恋与追忆;在对漂泊的忧虑中,寻求一种顽强的精神支柱的迫切期待。而从更深刻的文化背景上考察,它也是中国人意识里一直把长江、黄河作为“母亲”的原型替代。沈从文通过那些与这条“河”血脉相连的湘西人在这条“河”上的忍耐与反抗,哀辱与希望等,寄寓着纯朴的湘西人对复杂人生的深层感慨、体悟和解释。因而,这条“河”又是湘西人的意识之河,它流淌着湘西人的生命意识。

  本来,这条江已是湘西人潜意思里的神圣之江。然后,再经沈从文在许多巨著中的不断演绎,更成了他们精神的力量,是生长他们的母亲,并哺育着他们的整个生命。同时,又以其深远博大、川流不息而成为所有湘西人灵魂皈依的家园。在长久的不幸的遭际里,可以抚慰他们所受的哀辱和苦辛,可以洗去他们积淀的心灵上的悖于道德的罪垢,可以澄清他们误对人生的蒙昧与绝望。生,与之相谐,离开了“河”的浪子,就会像脱水的浮萍,终至枯萎;死,与之相安,枕着“河”的涛声,已经死者才会安息。人生的起点与终点,“河”都是他们亘古不变的情怀。

  来到沈从文的河边,我们的心也随着波动,随着湘西人走过的生命轨迹,去圆那超脱时空的梦想。

  站在沈从文故居的天井中,我无睱聆听导游喋喋不休的讲解,思想在沉淀,在凝固,立定于沈从文的生命之中。

 

   黄永玉的凤凰

  在凤凰,文化人物之中除了沈从文,当然,应该是黄永玉了。黄永玉应该称沈从文为表叔,是个神奇而有趣的人物。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绘画作品曾在海外很多个国家举办个人画展,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邮票十二生肖中的《猴票》,价值比当时翻了二万倍,成为集邮史上的神话。

  从凤凰走出时,黄永玉才12岁,他与我的故乡福建长乐有一定的渊缘,年轻时曾经在长乐培青中学(如今的长乐一中)担任过近一年的代课老师。两年前,我曾听文友国榕老师说起有一个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在长乐一中任教过,成就很高。几天前,我从凤凰回来,打电话问起这事,国榕老师回答就叫黄永玉,对上座了。因为,黄永玉的简介中,只提到他从凤凰出来,来到福建,靠刻板画养活自己,曾在福建的一个小县城中学当过老师。后来,又查到就是在长乐的培青中学,如今,培青中学已更名为长乐一中。长乐一中是长乐的最高学府,有百年的历史,曾经在福建有着辉煌的历史,现在是福建省一级达标校,长乐人以子女能进长乐一中就读而引以为豪。这百年老校,也因有了黄永玉这样中国文化界泰斗,文化积淀而更加丰厚了。

  因此,我还联想到两个人物,一个是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界泰斗谢冕,在一次文学活动中,他说是“地地道道的福州长乐人”。另一个也是中国文艺评论界泰斗,福建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绍振,他在一次讲座中,说自己的祖籍是福建长乐。这事我还当面询问过孙教授,证实了他的祖籍。由此,我可以自豪地觉得,家乡长乐确是一个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作为中国文坛郑振铎、冰心的故乡,还与那么多灿如皓星的中国文化人物联在一起,这的确是件了不起的事了。

  黄永玉的父亲是当地男子学校的校长,母亲是当地女子学校的校长,而想不到的却是他不喜欢坐在硬硬的课堂上,他却钟情于湘西的山水,那些江水,那些吊脚楼,那些石板铺的街道,都是他终身的财富。他说:岩板铺的路,小是小,比羊肠小道,略宽一点,却是本乡子弟,到世界哪个地方去迈出门槛的第一步。黄永玉就是从家乡的石板路走出大山的,走向大都市,走向世界。黄永玉热爱凤凰,他不止是著名画家,也是作家,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常常见到描绘凤凰山水风物的句子。他说:“如果想着到明信片上的一些景观,奉劝你少睡一个舒服觉,早起一次,夏天早上6点起床,江面、山上都有一层雾纱,阳光若隐若现,光线照在吊脚楼上、扁舟上、万名塔上、虹桥上,都非常迷人。尤其是,在北门外的跳岩或者跳跳岩上一定要多逗留一刻,除了能让你抓拍到一些景致外,最好也能放下相机,好好欣赏一下风景。”

  黄永玉在文章中,邀请大家都来凤凰旅游,他说:凤凰是中国最美的两个小城之一,趁凤凰还没有那么商业之前,赶紧来旅游一趟吧。还说:没事就多在江边走走、坐坐,唱苗歌的MM没准就在船上亮起了嗓门,运气好的话,还另外有MM边跳舞边鸣鼓,那叫一个轻盈。黄永玉如是描述了凤凰对他的感受,这不是他热爱故乡凤凰而由衷喜悦的流露吗?

  如今,高寿有趣的老头黄永玉还常在北京、凤凰、香港、意大利等地来来往往。走了不少地方,但他对家乡一往情深,始终未曾有一刻忘怀自己的故乡——美丽的凤凰城。他认为故乡是一个感情的摇篮,它的影响将贯穿人的整个一生,他说:故乡是自己的被窝,或许它的气味并不好闻,但却是自己最熟悉而又无法替代的气息。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我的血是O型,谁拿去,它对谁都合适。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你的……”

  湘西、沈从文、黄永玉这三者在外人看来,是彼此紧密相连的关键词。他们的文字与画笔,为我们从不同角度了解湘西文化提供了通道,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们都在成就“湘西神话”的同时,也最大的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人们不仅仅是喜欢黄永玉,可能还夹杂了其它的社会审美心理”一位美学专家如是说。

  回到老家,与朋友说起凤凰,说起凤凰的沈从文,说起凤凰的黄永玉,说起凤凰的那条江,以及凤凰古城的一切的一切。听朋友说,凤凰要看夜晚的景色,许多灯火照耀下的沱江,那才叫一个海市蜃楼。因此,我说,我还会再去凤凰的,并且,要在凤凰住下一夜两夜,看看夜色下的凤凰。

  在凤凰的街上,我看到了一个卖乐器的店铺,里面挂满了大小各异的葫芦丝,拿起一把试着吹一下,那种少数民族的韵味马上出来。导游过来催我们快走,我只好放下葫芦丝。逛了一个古民居出来,只见我的老乡朋友,手上提着一把葫芦丝。他递过给我,说,这是你刚才吹的那把吧。一个有心的家伙。

  这几天,在周末,在夜晚,我家一楼的茶室里,老是传出葫芦丝柔美的曲调,曲子是《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作者 禀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