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麻小姐看中金钱豹”(下)

——河下街·河下街人之三十一

http://www.clnews.com.cn  2017-03-29 11:54:20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过去河下街热传一句“麻小姐看中金钱豹”的口头语,笔者在上篇唠叨了“麻小姐”称谓的来龙去脉,还介绍了被麻小姐看中的“金钱豹”,那么“麻小姐”是谁?

  河下街有一位被称作麻小姐的人。这人目前还在世,她至少也有90高龄了,不久前在河下街仍见到。她柱着拐杖,不用人搀扶还能独自行走,虽然步履不大稳健,但还不至于那么蹒跚。她年轻时,每天提一篮鸡鸭蛋带一杆短秤,在河下街市场边上售卖。

  她是不是看中金钱豹的那个“麻小姐”?我小时候曾经询问过大人,可大人们不屑于一个小P孩的问题,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是不是那篇新闻的主人翁,再寻根问底已毫无意义。这里,就只说说这位卖禽蛋的麻小姐。

  麻小姐的大儿子比我大一两岁,我懂事时,她丈夫就是一个无法劳动的病人,几个孩子都小,靠她卖禽蛋做小生意维持生计。当时一斤鸡蛋8毛钱左右,鸭蛋略便宜几分,这样的价格维持了好久好久。改革开放之前,某报的元旦社论经常有“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的句子,市场是否繁荣不去说它,物价稳定倒是实话。8毛钱是什么概念?那年代,供销社的家属工,如果做的是点工(按时间计报酬),每天需做8小时,一天的工资是8毛,开税务发票要10%税费,到手就只有7毛2分钱。一天的辛勤劳作,换不回一斤鸡蛋。那时候物质紧缺,除了国家供应的东西是平价,私下交易的价格都贵。政府不允许私下交易,被抓了要被没收、批斗甚至把身份归入“二盘商”打入另册。当时管理市场是隶属于工商局的“市管会”,就驻扎在河下街市场内。可麻小姐的禽蛋买卖也没看到受冲击。市管会有个胖胖的小年轻人,仗着老爸是工商局干部,虽“临时工”可“脬脬(方言pa)很涨”,对挑葱卖菜的乡下人凶神恶煞,但他也不敢难为麻小姐,可能知道麻小姐是地地道道的河下街人。

  表面上看麻小姐是专门卖禽蛋的,其实不然,她还暗地里买卖粮票、布票等商品供应票券。

  那个年代,买什么都凭票,是计划经济时期特有现象。有年轻人问我,有了票是不是就不用花钱了?其实,执有某商品供应票券,只是获得这些票券上确定数量的购买资格,钱还是照样要付。供应票券按人口发放,只在国营商店流通,买的是“平价”商品,比黑市交易便宜得多。凭粮证或粮票到粮站买大米,每斤只有0.121元(一毛二分一厘),这个价格从我记事时维持到改革开放后取消票证供应为止。而私下交易就贵得多,“三年困难”时期最贵的卖到3、4块钱1斤,要好几天工资才能换回1斤大米。那时,只有对“居民户”才供应粮食,成年居民每个月供应23斤;布票按人头发放,无论大人小孩每人一年1.4丈(还是1.2丈?)。

  那么,这么有限的供应量,为什么还有多余粮票、布票出卖呢?

  “三年困难”时期提倡“生产自救”,有劳动力的就往山上开荒种些番薯之类,许多人还利用房边屋后零星空地种瓜种菜,喝汤吃稀瓜菜充饥,节约下来的粮票就可以作高价调剂。对出卖的粮票,当时有很形象的比喻:从牙缝中抠下来的。那时穿衣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好在我们这里是侨乡,许多人有海外关系,那时海关规定有几种特定的布料,比如“印蓝士林”“龙头白布”进口都是免税的,寄回来一包有几码,用户口簿到邮局核对收件人,说对寄件人名字,只要缴纳2、3毛钱手续费就行。一个人一年可以收受一两次,多了会被退回海外。有海外关系的人就会省下许多布票。

  那个时候严禁票券买卖,如被抓就会被严厉处理,交易都是在私下进行。要卖的人和要买的人都找麻小姐,可见她做这样的生意也是半公开的,却也没有发生意外。我小时候看到大人把几丈布票交给路过门前的麻小姐,谈好价格就让她带走,过三五天她才将钱送过来,都是乡邻乡亲的,互相信任,也可见麻小姐诚信度不错。

  我长大以后忙于工作,就很少再见到麻小姐;她儿女也都长大,可能生活有了好转,不再在街市上劳碌,因此遇见的概率就低了。

  麻小姐是芸芸众生的河下街人之一,不知道她童年是否真是富庶之家的千金,还是被戏谑为“小姐”,但我看到的是,她同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河下街人一样,勤奋养家,安分守己,是个好人。祝愿她晚年幸福安康。